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影响
【图文】:
】所调查学校进行能力分析的比例Thepercent时capability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18.5
【同被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华 ,刘建超 ,熊熙 ,汤立民;提升产学合作层次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詹国平;;关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胡旭晖;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产学合作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民利;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热中的冷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大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确保“高职”培养目标实现[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崔宏利;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8 张全福;张忠福;;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职教论坛;2006年11期
9 郭晓溶;;澳大利亚TAFE经验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12期
10 傅琼;;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祁彦勇;臧永军;;提高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叶代远;刘蓉;;用事实论计量检测体系的实效性[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爱青;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冰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林晓霞;关于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改革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志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腾波;中德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蔡慧君;普通高校自学式教材建设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赖建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本土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3年
9 付俊薇;主要发达国家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秀彦;论职业教育中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2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0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