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研究
【图文】:
学硕士论文第三章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调查问卷分析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觉得进行绩效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从问卷结果来看,只有1人选择了对绩效考评很满意,也只有巧人对绩效考评意,占被调查人数的8.3%。29.7%的被调查者对绩效考评感觉一般,对绩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有98人和14人,这些人共占被调查者总数,这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师对现今考评制度不满意者明显高于满意者。下图3一1。这表明考评存在种种问题,急需要改进。本文以调查问卷的调为基础,认真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及原因。
如图3一2。同时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绩效评估结果较不符合甚至是很不符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分别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2.8%及12.60k,这一数据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绩效评估结果不能反映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如图3一3。这组数据反映出现今高职院校的绩效考评不规范,不能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没有赢得教师的信任。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G7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枫;;浅析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2 李小海;李海根;;社区连锁超市绩效考评方案设计研究[J];华章;2011年14期
3 刘少东;;如何避免绩效考评的负面效应[J];信息方略;2010年07期
4 张捷;;制造业销售人员新绩效考评方案研究[J];职业;2011年23期
5 杨冰波;;发电厂员工绩效考评设计探讨[J];经济师;2011年07期
6 彭国艳;梁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滕步忠;;“事件积分法”个人绩效考评方法初探[J];江苏纺织;2011年06期
8 张伟;邹丽娟;;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及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11年07期
9 崔志刚;;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报业绩效考评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10 梁建春;夏缘;;近六年国内绩效考评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浩庆;;新余市绩效考评工作的实践与探索[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李悠;;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洪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方法研究综述[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4 陈桂林;李彩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实践[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5 王石健;;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刍议[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华;洪舜澎;;对国内、外两家通信企业绩效考评系统的比较分析[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纪群;殷娜;;浅谈绩效考评办法的实践与探索[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文萍;;浅析招投标监管机构实施绩效考评的几个问题[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樊建明;;利用网络进行绩效考评的几个问题[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海平;;浅析国有企业绩效考评[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外企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贺鹏;和谐企业创建指数列入绩效考评[N];福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文新军;审议市绩效考评有关方案和办法[N];桂林日报;2010年
5 记者 文新军;自治区调研组对我市绩效考评工作进行调研[N];桂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蒋人轲 王小华;灌阳机关绩效考评居全市12县之首[N];桂林日报;2010年
7 苟锡强 魏静;绩效考评常态化[N];广元日报;2010年
8 记者 韦鸣飞 通讯员 鞠伟 吕耿;我市通过自治区质量兴桂战略绩效考评[N];桂林日报;2011年
9 杨继强;鹿寨:绩效考评标准化 推进工作标准化[N];广西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杜英 实习生 严兰;甘肃:率先实行科研院所绩效考评[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李荐国;基层行政官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邓毅;绩效预算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陈小钢;基于流程优化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业昆;我国林产工业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张光进;基于绩效特征的考评方法权变选择——对知识员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马士成;企业“双高”科研人才评价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红艳;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2 刘胜华;海洋石油开发公司海上采油工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李琳;企业中高管理层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唐(龙天);全员参与式的战略支持性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5 季玉华;ZY科技集团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梁燕;《案例》:HB银行信用卡部TC团队[D];暨南大学;2002年
7 刘娜;企业财会人员绩效考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杨丽君;SLZG厂绩效考评和薪酬方案的设计[D];四川大学;2004年
9 王雪松;YC日化总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王景利;元宝山发电厂绩效考评体系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2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