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9:04
【摘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部分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产学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法、实证方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法研究和探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理论支撑;通过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综合分析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分析国外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建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校企互动、师生互动”的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构建产学结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计量模型;探索总结实施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英;王凤强;郭振忠;孙秀娟;葛红霞;;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J];今日科苑;2007年18期

2 王雷;谢家的;许晗;谢璇;;关于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发展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3 王立艳;杨金;;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4 朱香奇;胡心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郭少东;;高职院校产学结合:问题、原因、对策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丽华;;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J];继续教育;2006年03期

7 王林生;谷学良;信立滨;;依托行业办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8 赵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9 顾振华;论高职教育中产学结合的系统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之三[J];职教论坛;2004年15期

10 谷学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世刚;;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肖仁政;张天熙;刘耀福;陈年和;;产学研结合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3 侯维芝;吕鑫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教育教学设计[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于世玮;杨力彬;;创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高扬的大旗[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6 陈小全;张继红;;案例型学习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吕岚;;高职教育要关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10 孙孝玲;王丽娜;;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教育[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强;办好高职教育 应走产学结合之路[N];联合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若浩;以学生就业为根本,,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N];中国贸易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明;省政协委员和专家献策高职教育[N];辽宁日报;2009年

4 王莹;辽宁高职教育取消205个专业[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记者 顾定海 通讯员 邵维妮;上海高职教育进入“快车道”[N];联合时报;2003年

6 郑薇;高职教育正当时[N];徐州日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姚传盈;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通讯员 张勃 肖鑫鑫;订单培养开辟高职教育新天地[N];陕西日报;2011年

9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杨续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迈新步[N];湖南日报;2011年

10 温红彦;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承斌;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任慧婷;我国高职培养目标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张莹;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朱植刚;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挺;高职教育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霍跃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张文英;研究性学习在高等职业院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9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