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的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3:58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实现“大众化”的今天,高职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直接影响高职教学效果。所以,加强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顺应新时期高职教育要求,实现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创生取向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情境性的特点,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中坚持运用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观,从而为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针对当前高职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指出了高职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了高职教学坚持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观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该取向下高职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国内外课程实施及国内外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高职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创生取向课程实施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是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研究。阐明了课程实施取向的演进、创生取向的原则、影响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因素以及创生取向对高职教师角色的要求。再次是调查了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现状及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分析了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5.1
【图文】:
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教师角色转变调查表,并在请教专家、教师的基础上,结学特点,设计出一些与高职教师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转变有关的因素的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高职教师对创生取向认知和接受程度、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通过教师问卷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目前高职教师角色的现状,力求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创生取向下高职教,为创生取向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实践上的指导和参考。究主要选择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技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学校选择20名教师。从2007年9月至2007所学校共发放问卷80份进行正式调查,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效问卷78份,占回收问卷的97.5q0。并对个别教师行了课堂观察和访谈,进而了解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情况。结果与分析创生取向的认识不足
图3一2对创生取向的了解方式Fig.3一 2Thew即 tounderstandtheenactmentonentation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一1),广大高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原则普遍缺乏认识。在80份问卷中45.7190的教师对该取向表示不清楚;31.43%的教师表示听说过,但具体了解的内容相对甚少;仅有22.86%的教师表示一般了解;而对于十分了解的教师却没有。这表明,广大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够,教育学理论不深,创生取向对他们来说,还是较陌生的。同时还了解到由于教师不了解创生取向的性质,,认为实施该取向可能束缚已有的教学习惯,影响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水平,因而在接受该取向时存在一定的为难情绪,影响了对该取向的正确认识。对创生取向了解一些的教师来说(见图3一2),其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专业报刊书籍了解的,个别教师还有认为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了解到的。对于该取向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本文编号:2712241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5.1
【图文】:
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教师角色转变调查表,并在请教专家、教师的基础上,结学特点,设计出一些与高职教师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转变有关的因素的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高职教师对创生取向认知和接受程度、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通过教师问卷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目前高职教师角色的现状,力求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创生取向下高职教,为创生取向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实践上的指导和参考。究主要选择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技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学校选择20名教师。从2007年9月至2007所学校共发放问卷80份进行正式调查,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效问卷78份,占回收问卷的97.5q0。并对个别教师行了课堂观察和访谈,进而了解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情况。结果与分析创生取向的认识不足
图3一2对创生取向的了解方式Fig.3一 2Thew即 tounderstandtheenactmentonentation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一1),广大高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原则普遍缺乏认识。在80份问卷中45.7190的教师对该取向表示不清楚;31.43%的教师表示听说过,但具体了解的内容相对甚少;仅有22.86%的教师表示一般了解;而对于十分了解的教师却没有。这表明,广大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够,教育学理论不深,创生取向对他们来说,还是较陌生的。同时还了解到由于教师不了解创生取向的性质,,认为实施该取向可能束缚已有的教学习惯,影响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水平,因而在接受该取向时存在一定的为难情绪,影响了对该取向的正确认识。对创生取向了解一些的教师来说(见图3一2),其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专业报刊书籍了解的,个别教师还有认为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了解到的。对于该取向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路;;高职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崔杏芳;;课程创生取向对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佳义;教师“课程实施者”角色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张瑶娟;饶异伦;;从课程实施的取向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唐芬芬;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及影响因素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尹弘飚,李子建;再论课程实施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陈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712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1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