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隐性知识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发布时间:2020-07-05 00:04
【摘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发展的重点。无论是它的教育对象,还是教育内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也逐渐由从技术出发,逐步转变为以知识为着眼点。隐性知识的概念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随着对隐性知识研究的深入,可以发现,隐性知识的应用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隐性知识的有关规律尤其是它与高职学生培养之间的有关规律,对高职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基本关系为基本出发点,从高职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品德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了隐性知识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基于高职学生隐性知识学习的心理学范式,提出了隐性知识学习、共享和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条途径来丰富高职学生隐性知识的含量。 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隐性知识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了二者的关系之后,提出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引进人才和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三种培养途径。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品德。提出在对高职学生品德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创设道德情境化的培养模式;采用直观形象化的培养方式;重视学生品德的实践性的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彦东;;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体制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2 杜爱慧;;隐性知识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3 刘军;;职校生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行心明;;隐性知识与中学历史情感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5 戴小鹏;黄璜;张引琼;;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6 胡国杰;全赛虎;;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师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7 鲍甬婵;;论隐性知识理论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8 胡书龙;;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9 张海波;;基于“胜任力理论”分析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10 洪辉煌;陈晏辉;;地方高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以泉州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忠;鞠蕾;;组织隐性知识积累路径研究:基于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安平;张洪冲;;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远;谭跃进;;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在隐性知识获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杨湘浩;刘云;;基于人才流动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石小丽;;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马玉环;;融入优秀企业文化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周李莉;司虎克;赵丙军;朱昆;秦曼;;论竞技体育教练员隐性知识的转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包丽苹;;中职学校图书馆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A];泛珠三角地区图书馆学(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福建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官子木;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国敏;技能型人才需求成主流[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管其光 鲍东宾 本报记者 苗蓓;技能型人才热销“万金油”愁嫁[N];南通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朗明 通讯员 吴景阳;武义职技校5年培训近万名技能型人才[N];金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郝薇;“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在并挂牌[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罗霞;云南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多元化格局[N];云南日报;2009年

7 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 朱军一;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N];嘉兴日报;2009年

8 记者 宗河;广东“加速度”培养技能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雷英仁 檀咏 范虎;打造技能型人才的大本营[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石崇;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N];四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谢辉;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文娇;隐性知识的结构及其获得的有效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单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剑;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郑玉荣;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李宁;隐性知识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旭;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季旭;研发团队的非正式组织及其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唐乙斌;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D];西华大学;2011年

7 胡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昕;国有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慧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黄平;企业隐性知识管理[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1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41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