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彦东;;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体制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2 杜爱慧;;隐性知识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3 刘军;;职校生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行心明;;隐性知识与中学历史情感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5 戴小鹏;黄璜;张引琼;;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6 胡国杰;全赛虎;;高职“形势与政策”教师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7 鲍甬婵;;论隐性知识理论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8 胡书龙;;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9 张海波;;基于“胜任力理论”分析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10 洪辉煌;陈晏辉;;地方高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以泉州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忠;鞠蕾;;组织隐性知识积累路径研究:基于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安平;张洪冲;;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远;谭跃进;;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在隐性知识获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杨湘浩;刘云;;基于人才流动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石小丽;;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马玉环;;融入优秀企业文化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周李莉;司虎克;赵丙军;朱昆;秦曼;;论竞技体育教练员隐性知识的转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包丽苹;;中职学校图书馆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A];泛珠三角地区图书馆学(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福建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官子木;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国敏;技能型人才需求成主流[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管其光 鲍东宾 本报记者 苗蓓;技能型人才热销“万金油”愁嫁[N];南通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朗明 通讯员 吴景阳;武义职技校5年培训近万名技能型人才[N];金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郝薇;“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在并挂牌[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罗霞;云南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多元化格局[N];云南日报;2009年
7 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 朱军一;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N];嘉兴日报;2009年
8 记者 宗河;广东“加速度”培养技能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雷英仁 檀咏 范虎;打造技能型人才的大本营[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石崇;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N];四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谢辉;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杨文娇;隐性知识的结构及其获得的有效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单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剑;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郑玉荣;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李宁;隐性知识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旭;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季旭;研发团队的非正式组织及其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唐乙斌;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D];西华大学;2011年
7 胡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昕;国有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慧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黄平;企业隐性知识管理[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1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4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