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对学生实现人本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08 02:39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对学生实行人本管理是教育落实党的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也是管理活动在现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 对于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对学生实现人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多。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及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已经到了内涵式发展的阶段,要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生源条件的限制下,迫切需要对高职学生实行人本管理。 本文循着“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社会理念发展的脉络,结合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对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阐述,认为不能只从人的自然属性上来简单地理解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即要在学生工作中突破“以教育管理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 本文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本质特征可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理解:一要把学生当人看;二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人;三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四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立发展的人。以学生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简言之,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如采取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等手段,以学生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永清;;高职院校实现人本管理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1期

2 岳泽贤;;《乌合之众》的群体解读[J];山西青年;2017年01期

3 王立祥;;精神受打击缘何会“伤心”[J];益寿宝典;2017年04期

4 王孝哲;;论人的社会属性[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5 赵登蔚;;文学艺术对于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J];医学与哲学;1987年05期

6 刘铁榜;;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思索[J];医学与哲学;1989年03期

7 何建华;李羽飞;;论高职院校的人本教育理念[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税静;服装的个性与共性[J];饰;2005年01期

9 周沛;;在创新中发展 在思维中前行——关于创新思维的几点认识[J];江苏政协;2009年11期

10 郭大俊;实践与人的本质[J];哲学动态;199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辉;;论当代中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以人的社会属性为视角[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张瑞娟;;从人的社会属性剖析构建和谐社会[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张伟;;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2019年

4 顾伟;;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的建设[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邓志辉;卢庆林;;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钟军;;对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民主管理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湘舜;;高职项目课程开发探究[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9 张宁;;建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2016年

10 邹纯洁;于化杰;张淑梅;赵静夫;王月杰;;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作文(作者单位系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工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2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潘恩荣 孙宗岭 张为志;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林艳梅;和谐社会的意识向度[N];学习时报;2005年

4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宋圭武;如何实现人的城镇化[N];甘肃日报;2013年

5 陈礼德;辩证看待“利己”与“利他”[N];工人日报;2002年

6 申国华;“关系”是个“泥饭碗”[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7 申国华;讲规矩比搞关系靠得住[N];人民日报;2015年

8 李光斗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想成功,千万别独自吃饭[N];华夏酒报;2015年

9 冯钢;新媒体呼唤“以人为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林培;从“老龄”转向“全龄”[N];中国建设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俊骥;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永清;高职院校对学生实现人本管理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金兰;从人性的角度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苏江燕;《礼记》中的礼学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林超;95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5 孙伟彦;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谢均莉;“放管服”下广州市公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7 宋军平;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冰婷;辽宁省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9 郑婉;当代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朱蜡;生态哲学视野中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及其统一[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5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45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