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13 20:15
【摘要】: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经历了新旧教育嬗替,由传统封建教育向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是中国教育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段中国政权更迭频仍,战争连连,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里,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民国职业教育近三十八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职业教育中国化与职业教育课程本土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留下了诸多失败的教训。这些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对于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章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叙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相关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为界,将民国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对这两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探讨及其对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指导作用,突出体现在1922年新学制改革理论探讨中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讨论。第二部分选取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陶行知、黄炎培二位教育家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进行论述。 第四章系统考察了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探索历程。从民国实业教育改革时期到职业教育的兴起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调整,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演变历程也遵循了这一发展轨迹。本章将这一时期的课程实践探索历程分为1912-1921年民国初期实业教育改革、1922年新学制与职业教育兴起、1927-1949年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调整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梳理与论述。 第五章主要总结了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是一个不断本土化改造与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规范制度化的过程;实用精神贯穿于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始终等。 最后,结语部分以史为鉴,结合当今现实阐述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对当今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琦;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2 曲铁华;罗银科;;论国民政府初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桂林;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4 钱景舫,刘桂林;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5 于述胜;论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评价尺度及其发展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3期

6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何谓“新教育中国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曲铁华;白媛媛;;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周洪宇;中国现代生产教育诸主张之比较与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杨智;;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郭少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本土化研究概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国荣;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1866年-1911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廖承琳;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夏奇;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3 白媛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景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3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53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