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儒家仁爱思想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及价值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14 14:09
【摘要】: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而儒家文化中基于道德修养层面的精髓仍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儒家文化的精髓——仁爱思想,应用于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价值,故而研究儒家文化精髓——仁爱思想,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这一课题也是符合当前实际的。 本论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选取了安徽省临泉县第一职高三个年级9个班的44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二是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缺德”教育及原因分析;三是儒家仁爱思想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1.儒家文化的精髓——仁爱思想及现代意义主要有:“孝悌”之道可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格理念,培养其孝顺父母、友爱他人的道德品质;“忠恕”之道有利于改变中职学生自私自利的行为,培养其多为别人考虑的优秀品格;“克己复礼”有利于改变中职学生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坏习性,培养其举手投足、知书答礼的良好风貌;“知行合一”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为善去恶的能力,由之塑造出理想人格;“见利思义”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缺德”教育及原因分析 (1)来自于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家长的短期功利教育目标,断送中职学生的人脉、自信和前途;溺爱让中职学生变得冷漠、脆弱;角色缺失——类单亲家庭,使中职学生养成了负面性格;品德教育成了简单的“口号”——助人为乐浪费时间。 (2)来自于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原因:传统美德观念淡薄,“缺德”教育使中职学生缺少爱心。 (3)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诱因 (4)中职学生自身的内在自觉性不高:聚焦中职学生的“教养缺失症”;中职学生道德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生活单调。 3.儒家仁爱思想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1)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主动性:树立良好的形象是优化社会环境的第一要求;道德教育没有快速回报。如果父母、老师的眼光放长远一点,就会发现品德教育的长线回报;必须清理整顿网吧,必须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及时预防和矫治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 (2)必须把家庭作为教育的基本单元:拥抱、抚摸、牵手、微笑,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要打击中职学生的善意;培养中职学生的幽默感。 (3)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会中职学生宣泄压力;引导中职学生向善;教中职学生富有教养;中职学校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总之,构成中职学校德育体系的三个基本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必须要通过儒家仁爱思想把它们结合起来,使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家庭化,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提高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能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京;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体系[J];华夏文化;1996年02期

2 陈亚萍,梁励;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成人之道”[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3 刘少航;儒家义利观与道德教育[J];函授教育;1997年04期

4 闵杰;略论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5 陈卫东;;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河教育;2010年12期

6 梅汝莉;中国传统德育现代价值刍议[J];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7 孙春寅;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吴少佳;;关于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的若干问题[J];考试周刊;2011年01期

9 翟永清;;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1期

10 孙迎光;儒家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本文编号:2793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93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