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20:21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的配置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振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研究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现状,找出师资配置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的建议。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优化配置的目的是构建一支能适应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搜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接着利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特点,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配置对我国的启示。这对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利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配置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深入地比较分析,找出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些问题,既有教师数量上的相对不足,又有师资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年龄结构、兼职教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接着提出优化措施的建议。这些建议是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完善进人机制,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机制。
【学位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718.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2.2 高等教育资源的概念
    2.3 资源配置的概念
    2.4 高校师资配置的概念
    2.5 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
    2.6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
第3章 中外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比较研究
    3.1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特点
        3.1.1 教师任职资格要求较高
        3.1.2 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
        3.1.3 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3.2.1 无规范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要求
        3.2.2 兼职教师比例偏小
        3.2.3 缺乏教师退出机制
    3.3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对我国的启示
        3.3.1 建立严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3.3.2 提高兼职教师比重
        3.3.3 建立健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机制
第4章 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现状分析
    4.1 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现状
        4.1.1 教师总量
        4.1.2 师资结构
        4.1.3 教师来源构成
        4.1.4 兼职教师比例
    4.2 存在的问题
        4.2.1 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4.2.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
        4.2.3 教师来源渠道单一,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历
        4.2.4 双师素质教师质量不高
    4.3 成因分析
        4.3.1 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的成因分析
        4.3.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4.3.3 教师来源渠道单一的成因分析
        4.3.4 双师素质教师质量不高的原因
第5章 优化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配置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
    5.2 完善进人机制
    5.3 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
        5.3.1 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5.3.2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双师素质教师质量
        5.3.3 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5.4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5.4.2 健全教师聘任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
    5.5 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培养机制
        5.5.1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的职前培养机制
        5.5.2 完善职后培训机制
        5.5.3 实行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培训机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玲;浅议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刘长生;王建平;唐倩;刘新桥;韩凤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呼唤教师专业化[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琼;高其胜;;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4 伍叶琴;;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策略[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5 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6 张剑;夏玉成;;高校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Z2期

7 卢晓春,姜远文;“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1年10期

8 邓敏;;德美两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4期

9 杨晓东;;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归因[J];教育与职业;2010年08期

10 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琨;高校师资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刘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珺;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吉雪峰;新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光辉;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刘帆;我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毛永刚;当前地方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黎佳;四川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娟;天津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0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50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