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4: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最主要的群体之一,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很多高职学生表现出“爱你没商量”的狂热心态。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室,热衷于广交网友;有的学生一天到晚忙于在网上浏览信息,收看小说等,顾不上做功课;有的学生沉醉于“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人际之间的情感关系被“人机”之间的冷面“对话”所异化……这些负面影响像海洛因一样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并给那些沉溺者造成心理上的紊乱。所以,如何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纠正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课题以江苏省淮安市大学城三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定量研究分析。从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入手,对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于高校德育及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如道德、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 其次,通过对300名高职学生开展网络问题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危害。 再次,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网络的特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出发,分析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后,提出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对策,强调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7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四) 本论文的理论界定
        1、"道德"与"网络道德"
        2、"失范"与"网络道德失范"
        3、网络道德教育
第二章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危害
    (一)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1、网络言行任意放纵
        2、浏览、传播或发布不良信息
        3、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4、侵犯他人肖像权、公布他人隐私
        5、人格冲突显著,双重人格倾向明显
        6、网上谈情说爱,沉溺于网恋
        7、网上非法入侵,实施盗窃、诈骗等不法行为
    (二) 网络道德失范对高职学生的危害
        1、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学业荒废
        2、损害身心健康,造成人格畸变
        3、人际关系恶化,形成交往劣势
        4、道德标准错位,法纪观念淡化
第三章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
    (一) 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1、青春期的好奇心易使学生误入网络的禁区
        2、严重的自卑心理易使学生寻求网络的慰籍
        3、巨大的现实压力加重学生的网络依赖性
        4、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偏差放松了学生的自我要求
    (二) 网络的复杂性、开放性与虚拟性
        1、网络的复杂性易使学生思想产生混乱
        2、网络的开放性易对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3、网络的虚拟性易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
    (三) 高职院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
        1、高职院校对网络的德育阵地作用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2、教师的网络道德不健全是影响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一大弊端
    (四) 家庭和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
        1、家长缺乏网络知识,易对网络产生恐惧
        2、家长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引导
        3、相关法律规范仍不完备
第四章 解决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强化学校教育
        1、优化德育师资队伍
        2、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3、强化校园网建设,开办德育网站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摆脱网络的束缚
    (二) 重在自我调适
        1、高职学生应养成慎独的道德习惯
        2、高职学生应增强网络防御心理
        3、高职学生应主动投身社会实践
    (三)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德育网络
        1、提升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水平
        2、加强媒体自律,构建良好道德实践环境
        3、完善法律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四)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1、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
        2、依靠国家立法力量打击网络色情,发动社会力量谴责网络不良行为
        3、利用科技手段,从技术层面加强因特网的监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林;;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戴新利;;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3 冯仰生;;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冯仰生;;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07年03期

5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9期

6 姚春丽;;浅谈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9期

7 单红波;;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原因分析[J];世纪桥;2008年18期

8 钟大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9 刘军;吴瑶瑶;;浅论大学生网络道德[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10 胡彪;;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浅析[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霞丽;高职学生犯罪及预防[D];苏州大学;2008年

4 刘毅;高职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周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语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晓辉;关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敬贤;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地花;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月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2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52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