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07:2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家教育部多次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以及人力资本增长的基本理论;接着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然后通过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有模式的分析,找出现有模式的缺陷;接着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探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差异性,所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模式,各个地区的模式有所不同。本文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分别构建了“三方互动”型、“因层制宜”型和“联合办学”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新模式。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分析。(2)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析了各个地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3)探讨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了西部地区“三方互动”型、中部地区“因层制宜”型和东部地区“联合办学”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新模式。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71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2.1.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内涵
        2.1.2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
    2.2 农村职业教育、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3 农业经济理论
    2.3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3.1 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模式
        3.1.1 印度同步扶贫模式
        3.1.2 墨西哥应用型办学模式
        3.1.3 发展中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3.2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模式
        3.2.1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3.2.2 美国服务社区模式
        3.2.3 英国能力导向模式
        3.2.4 法国集权管理模式
        3.2.5 发达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经验的经验与启示
    3.3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模式的总体评价
第4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4.1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4.1.1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4.1.2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4.2 我国现有农村职业教育模式
    4.3 我国现有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5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创新
    5.1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5.2 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5.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2.2 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5.3 我国各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
        5.3.1 西部地区“三方互动”模式
        5.3.2 中部地区“因层制宜”模式
        5.3.3 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孔祥超;;浅议“送教下乡”教学中农民学员学习兴趣的调动[J];成功(教育);2013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茜;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之“河南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0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60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