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G7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1.1.1 研究论题选择的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1.2.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1.2.3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类型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功能及其理论支撑
2.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质要义
2.1.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念界定
2.1.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征
2.1.3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分析
2.1.4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
2.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
2.2.1 行动导向
2.2.2 默会知识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2.2.4 教学做合一理论
2.2.5 “关键能力”
2.3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支撑
2.3.1 职业教育培训的受训者
2.3.2 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企业
2.3.3 地区或行业政府
2.3.4 各级各类行业协会
第三章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合一”技能训练模式
3.1 课堂与实训基地合一
3.2 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合一
3.3 学生身份与生产者身份合一
3.4 教师身份与实训身份合一
第四章 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4.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4.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施建设模式
4.2.1 厂房学校建设,设备学校投资
4.2.2 厂房学校建设,设备企业投资和设备生产商捐赠
4.2.3 厂房企业投资,设备企业投资和设备生产商捐赠
4.3 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设计与开发
4.3.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
4.3.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技能训练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的依据
4.3.3 实训课程开发的步骤
4.4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4.4.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指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分析
4.4.2 校内生产性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4.4.3 国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4.4.4 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文霞;浅议高新技术发展形势下如何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蒋道霞;;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J];成人教育;2009年03期
3 颜谦和;颜珍平;;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10期
4 张萍;许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杨薇;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王义澄;;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年02期
7 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王梅 ,杨锦兴;论默会知识理论对教学的影响[J];广西教育;2005年29期
9 解翠杰;张占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10 黄冬梅;;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电工技术实训课程开发[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汉霞;论教师的实践知识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覃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周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其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2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7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