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8:15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历史悠久,但发展却极为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短短十几年间出现了一批高职院校,如今己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人们长期忽视对其的理论研究,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性。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仅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就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充满活力的体系。它在新加坡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成功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而且积累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办学经验,其成功之处对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疏理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两者发展历程中的异同点,发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演进过程中两国所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剖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经济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道路。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缘由
1. 本人对此课题的兴趣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色
(二) 课题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中外学者关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2. 中外学者关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3. 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的比较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
(一) 职业技术教育
(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二、中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 古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1840年以前)
2. 近代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1840年—1949年)
3. 新中国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49年—当代)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1. 殖民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59年以前)
2. 初创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60年—1969年)
3. 成长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70年—1989年)
4. 健全和完善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90年—当代)
三、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比较
(一) 两者相同点
1. 受儒家文化影响,两国传统上均较轻视职业技术教育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均缘于时代的需求
3. 近现代以来均突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 均较注重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5. 近现代以来均体现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二) 两者不同点
1. 政府重视程度不同
2.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状况有别
3.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沟通、衔接程度相异
4. 课程设置的灵活度有差别
5. 立法进程不一
6. 高职教育发展特色不同
7. 经费筹措渠道各异
四、两者利弊优缺解读
(一)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利弊解读
1.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点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缺检视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点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五、两者差异缘由之探析
(一) 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
(二) 当代中新两国就业形势不同
(三) 当代中新两国职教意识不同
六、启示
(一) 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
(二) 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加强高职与普高的沟通和衔接
(三) 加强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
(四) 强化市场观念,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
(五) 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
1. 著作类
2. 论文类
(二) 英文类
1. 著作类
2. 论文类
(三) 主要英文网站
后记
本文编号:336472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缘由
1. 本人对此课题的兴趣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色
(二) 课题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中外学者关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2. 中外学者关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3. 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的比较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
(一) 职业技术教育
(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二、中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 古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1840年以前)
2. 近代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1840年—1949年)
3. 新中国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49年—当代)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1. 殖民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59年以前)
2. 初创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60年—1969年)
3. 成长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70年—1989年)
4. 健全和完善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90年—当代)
三、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比较
(一) 两者相同点
1. 受儒家文化影响,两国传统上均较轻视职业技术教育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均缘于时代的需求
3. 近现代以来均突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 均较注重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5. 近现代以来均体现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二) 两者不同点
1. 政府重视程度不同
2.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状况有别
3.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沟通、衔接程度相异
4. 课程设置的灵活度有差别
5. 立法进程不一
6. 高职教育发展特色不同
7. 经费筹措渠道各异
四、两者利弊优缺解读
(一)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利弊解读
1.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点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缺检视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优点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五、两者差异缘由之探析
(一) 中新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
(二) 当代中新两国就业形势不同
(三) 当代中新两国职教意识不同
六、启示
(一) 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
(二) 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加强高职与普高的沟通和衔接
(三) 加强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
(四) 强化市场观念,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
(五) 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
1. 著作类
2. 论文类
(二) 英文类
1. 著作类
2. 论文类
(三) 主要英文网站
后记
本文编号:3364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6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