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学生本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学生本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合作、衔接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与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生本位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基于学生本位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出发,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即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层次性、课程体系突出选择性、考核录取采取多元性、师资合作双边性,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建立符合中高职衔接要求的制度体系、强化中高职合作组织建设、构建运作机制、形成以评价促管理的措施等。
【作者单位】: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学生本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201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学生本位’的实证研究”(15NDJC112YB)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2.0
【正文快照】: 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学术领域的理论探讨,还是从职业院校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的中高职衔接至少需要实现这三个目的:其一,以合理化的教育内容与教学策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其二,以多样化、创新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海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J];成人教育;2015年08期
2 樊奇;;新常态下江苏中高职衔接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年26期
3 郑小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会计与审计专业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4 颜姿;;中高职衔接发展中的中职青年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亚太教育;2015年09期
5 杨正校;;基于职业资格分级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杨锐;祁占勇;;中高职衔接研究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职教通讯;2015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应崧;;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刘国繁;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21期
3 刘理;余三定;;论“协同共治”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未延;;立足学生本位,实施科学探究[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0年Z2期
2 张志洲;;学生本位在高中数学中的含义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09期
3 丁邦平,顾明远;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离还是融合——兼论“学生本位课程”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喻源;王敏;;基于学生本位的就业信息流程及其再造[J];职业时空;2008年11期
5 邓雪琳;王春生;;基于学生本位视角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6 郭颖杰;;从学生本位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与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邓小华;;论学生本位[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8 韩诗雪;;论生本位“营销式”语文教学理念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董云;;突出学生本位,教师从教到导[J];科技资讯;2011年32期
10 王永;;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学生本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刘涛;恋爱登记制究竟为谁护航[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盐城职中 施加美;农村职校招生三忌[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珂;基于学生本位视角的留学生课堂教育传播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汪海龙;20世纪初学生本位教学法变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学生本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2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