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突破社会认同危机

发布时间:2017-07-28 23:21

  本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突破社会认同危机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教育 社会认同 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长期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低。社会认同理论为个体如何选择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论解释,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解释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社会贡献是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社会认同压力的策略选择。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温州大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认同 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逻辑体系与保障机制研究”(2015BJY024),主持人:李国仓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遭遇社会认同危机近些年,媒体关于我国高职院校遭遇生源危机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如2012年光明日报《高职招生难更需“冷思考”》文载: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2年高考录取情况显示,虽然高职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招生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兰明;;论职业教育的尊严[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02期

2 余秀兰;;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3 唐林伟;;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21期

4 陈卓;;当今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特点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5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6 张宇;预期职业地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7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年03期

8 朱志勇;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兼论两种理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解释[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振国 ;王建亮;;高职招生难更需“冷思考”[N];光明日报;2012年

2 吴铎思;;高职入学“零门槛”能否拯救生源荒?[N];工人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华;范洋洋;柏建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关系:威胁情景的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年12期

2 白乙辰;;草根NGO青年工作者的社会认同研究[J];青年探索;2016年06期

3 杨沈龙;郭永玉;胡小勇;舒首立;李静;;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J];心理学报;2016年11期

4 赵祁;李锋;;团队领导与团队有效性: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多层次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11期

5 张松波;许爽;;性别多样性对组织绩效影响——综述研究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21期

6 吴彦彬;;浅析高校学生微团队的建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年11期

7 胡嘉金;胡媛;;社会认同理论视域下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构建[J];东南司法评论;2016年00期

8 张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10期

9 汪金爱;;创始人初始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2016年05期

10 谢清果;李淼;;文化认同视域下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功能与观念前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兰明;;办有尊严的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J];管理观察;2013年32期

2 高德胜;;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向冠春;刘娜;;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4 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年03期

5 王艳霞;;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杨翠蓉;周成军;金一波;;高校与社会阶层的流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伊继东;冯用军;郭锐华;;和谐视域下社会阶层差异与云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杨凤英;袁刚;;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条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年01期

9 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10 高虹远;;文化资本与地位获得对浙江某市私营企业主子女上向流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6期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1期

3 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5期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误区[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7期

5 潘武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马早明;;澳门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0年08期

7 仲耀黎;;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0年03期

8 唐克美;;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年04期

9 王首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环境仍待改善[J];教育与职业;2000年05期

10 黄骏;;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玫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生活导向关系浅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赵文亮;;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7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10 陈锋正;苗彦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探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实践[N];甘肃日报;2008年

2 孙前;淄博市政协建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联合日报;2011年

3 南昌师专副校长 吴龙 南昌师专图文信息中心副主任 赵彬;五个到位促进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南昌日报;2011年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林升乐;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磬;搭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任秋菊;市政协视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N];丹东日报;2013年

7 ;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 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何刚 孙智宏 河北省发改委 冯燕;以高质量就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10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鹏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及其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10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8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