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美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1 20:34

  本文关键词:中美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美国 中高职 衔接 比较


【摘要】: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以实现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做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不但能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更有益于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美国中高职衔接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美国特色的衔接理念、方法、形式和实际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本文对中美两国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旨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和政策找到可借鉴的经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梳理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全面地比较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的异同,进而得出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启示,为促进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国中氋职衔接的实践内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是对美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中美中高职衔接的相同点、不同点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就美国中高职衔接的优势,对我国的实践状况进行反思,并从中得到启示,进而针对我国国情和借鉴美国中高衔接的实践经验,提出改善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 美国 中高职 衔接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第一节 问题提出10-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20
  • 一、国内研究综述12-19
  • 二、国外研究综述19-20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一、基本思路20
  • 二、研究方法20-21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一、职业教育21
  • 二、中等职业教育21-22
  • 三、高等职业教育22
  • 四、中高职衔接22-23
  • 第二章 中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3-33
  • 第一节 中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23-28
  • 一、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23-24
  • 二、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24-26
  • 三、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26-28
  • 四、中高职衔接的学制结构28
  • 第二节 中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8-33
  • 一、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28-30
  • 二、原因分析30-33
  • 第三章 美国中高职衔接的形式与特点33-40
  • 第一节 美国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与形式33-36
  • 一、美国中高职衔接的内涵33-34
  • 二、美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34-36
  • 第二节 美国中高职衔接的特点36-40
  • 一、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37-38
  • 二、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设计38
  • 三、多样的中高职招考渠道38-39
  • 四、规范的中高职政策法规39-40
  • 第四章 中美中高职衔接的比较40-48
  • 第一节 中美中高职衔接的相同之处40-42
  • 一、衔接的理论依据相同40-41
  • 二、衔接的手段相同41-42
  • 第二节 中美中高职衔接的不同之处42-46
  • 一、课程衔接不同42-43
  • 二、目标衔接不同43-44
  • 三、衔接模式不同44-45
  • 四、保障中高职衔接的外部条件不同45-46
  • 第三节 中美中高职衔接产生差异的原因46-48
  • 一、不同的管理制度46-47
  • 二、不同的办学制度47
  • 三、不同的经费来源渠道47-48
  • 第五章 美国中高职衔接对我国的启示48-57
  • 第一节 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反思48-50
  • 一、“形式衔接”向“内涵衔接”的转变48-49
  •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分段的处理49-50
  • 三、就业导向与中高职衔接矛盾的化解50
  • 第二节 美国中高职衔接对我国的启示50-57
  • 一、设定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51
  • 二、构建贯通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51-53
  • 三、拓宽中高职衔接的招生渠道53-54
  • 四、健全和完善中高职衔接的法律保障体系54-55
  • 五、建立完善学分转换制度55-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朝文;中国和美国到底谁霸道──驳《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J];社科信息文荟;1997年05期

2 乔治·戈登·拜伦;;她在美中徜徉[J];青少年日记;2012年07期

3 包善碧;我爱上了这一行[J];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1期

4 ;美中直接往来最务实[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9年03期

5 ;美中应着眼发展“全球经济策略”[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9年03期

6 高芳英;美中两国西部开发的差异及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田戈 ,John C.Baker ,Kevin Pollpeter;未来美中会开展空间合作吗?[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8 谌乐然;;“0”的联想[J];发明与创新;2012年05期

9 弗雷德·伯格斯滕 ,吴言;世界不能承受美中冲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10期

10 ;美中团组旅游谅解备忘录[J];出国与就业;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美中[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2 ;美中鹅业公司简介[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3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4 丁美中;;发展自我 服务社会[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5 ;致富不忘他人脱贫——丁美中事迹介绍[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7 ;阜新市美中鹅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毛翠芹;;让学生在美中感悟语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促进美中相互理解[N];人民日报;2005年

2 黄继;通过协商解决美中经贸分歧[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驻美国使馆经商处;美国提出解决美中贸易争端新建议[N];国际商报;2006年

4 ;美中鹅业 力助彰武打造全国白鹅之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希拉里·克林顿 蒂莫西·盖特纳 程真;美中应同舟共济[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记者 陈发胜;市政府与美中联合商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N];闽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胡芳;复星医药与美中互利结成战略联盟发展高端医疗服务[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淑慧;复星医药2986万美元增持美中互利[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吴伟农;美中农业合作不仅仅是贸易[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记者 蒋国鹏 林煜;美专家:美中共识该“付诸实施”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锐;浅析利益集团对美中经贸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2 徐海娜;俄美中在中亚的竞争与合作[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杨淑洁;论抗战时期的美中经济关系(1937.7-1945)[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滢;“占领华尔街运动”美中新闻报道的架构对比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鑫;中美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与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8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58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