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7:33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的网络化水平越来越高,网络交往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中职生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交往对其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网络交往不仅给中职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而且更为他们提供了所学专业领域的信息和实践平台。网络交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中职生在交往中的交流机会更多,交往平台更广阔,对他们的的生活、学习、娱乐甚至是语言习惯形成了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身心还不够成熟,大部分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而不得不到中职学校上学的,再加上目前社会对中职学校的不认可,因此他们自信心不足,老是怀疑甚至轻视自己的能力。同时中职生大部分为住校生,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导致他们常常感到内心孤独,而且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某些消极因素的干扰,这严重影响了中职生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健康成长。所以了解中职生的网络交往现状,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体现网络交往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进而实现中职生网络交往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关于中职生的网络交往的分析和探究不是很多,而且也缺少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掌握了大量关于中职生网络交往的数据和资料,能比较全面的了解中职生网络交往的真实现状。同时通过实证调查和研究,从中职生的特点和网络交往的特征入手,分析网络交往对中职生的双重影响尤其是消极影响,如迷恋网络、淡化现实交往、弱化道德意识等,以期正确、全面的认识网络交往,力图从教育实践中探讨怎样指导和帮助中职生正确进行网络交往的对策,以期对各类中职学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怎样指导中职生进行正确的网络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生 网络交往 教育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5.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研究目的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文献综述12-13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三、概念界定13-14
- (一)交往13
- (二)网络交往13-14
- 四、研究方法14-15
- (一)文献研究法14
- (二)问卷调查法14
- (三)访谈法14-15
- 第二章 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5-29
- 一、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15
- 二、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分析15-22
- (一)中职生网络交往的基本情况15-20
- 1.中职生的网络交往方式15-16
- 2.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工具和时间16-18
- 3.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内容18-19
- 4.中职生的网络交往对象19-20
- (二)中职生网络交往的特征20-22
- 1.迷恋网络甚至具有网瘾现象20
- 2.情感的随意性较大20-22
- 3.交往形式倾向于匿名、不负担和无责任22
- 三、网络交往对中职生的影响22-29
- (一)积极影响22-25
- 1.丰富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2-23
- 2.扩大中职生的交往范围23
- 3.增强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3-24
- 4.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24-25
- (二)消极影响25-29
- 1.网络交往会形成中职生的双重性格25
- 2.网络交往会影响中职生的道德发展方向25-26
- 3.网络交往会淡化中职生的现实交往26-27
- 4.网络交往会影响中职生的安全27-29
- 第三章 中职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对策研究29-34
- 一、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29-31
- (一)把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引入学校德育内容29
- (二)提高安全观念29-30
- (三)引导中职生培养自律意识30-31
-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31
- 三、通过网络增强对中职生的正确引导31-32
- 四、帮助中职生处理好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32
- 五、形成家校教育合力32-34
- 第四章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A 中职生网络交往状况调查问卷37-40
- 附录B 关于网络交往状况的访谈提纲40-41
- 作者简介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小蓉;大中专生的心理挫折与调适方法[J];职教论坛;2002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煦;日本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平;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阙丽群;论网络人际交往[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薛薇;网络对职高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诗e,
本文编号:848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84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