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机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19 18:26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机制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学分互认 高职院校 普通高校 问题 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学分互认的进展情况,并对构成学分互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学分互认存在学科水平的差异化与学科类型的单一化、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与沟通不足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从学科、学校与国家三个层面有效改善学分学互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和实行学分制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而学分互认既是建立学分制的基础又是学分制发展的目标。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具有很强现实性与可行性,也是全民终身教育与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提倡并积极参与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学分互认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构建高职高专与普高校有效衔接的"立交桥"。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分互认 高职院校 普通高校 问题 对策
【基金】: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粤教高函〔2014〕205号)“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分积累互认的制度与政策研究”
【分类号】:G712.4;G642.4
【正文快照】: 学分互认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相对成熟,较为典范的当数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与累积系统、韩国“学分银行”体系等。在我国,学分互认尚处于探索与建设、实践与完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大力提倡建立普通教育、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丕强;弭友海;;山东省高校实行校际学分互认势在必行[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袁耀宗;;关于我国高校学分互认问题的思考[J];教师;2009年20期

3 杨黎明;学分互认的依据是“知识点”的多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4 张秀伟;齐丽霞;;“1+3”学分互认模式专升本的调查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张秀伟;齐丽霞;;“1+3”学分互认模式专升本的调查研究[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6 贾萍;方惠圻;王琳;;中外高校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4期

7 丁辉;杨劲松;马双琴;;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孙敏;;学分互认:“慕课”发展新机遇[J];辽宁教育;2014年12期

9 彭丽茹;;学分互认制度的国外实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陈静;王瑜;;美国高校学分互认的实施途径与发展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汉文;;以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学分互认”将在我省高校推行[N];青岛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笛;“学分互认”:叫好声里的思考[N];青岛日报;2005年

3 楼浩英邋姜斌;推进高校间学分互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杨恺波 孟昌;学分互认,好看不好办[N];浙江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贺林平;学分互认 无人喝彩[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朱振岳;长三角高校试点学分互认[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早报记者 邹娟 韩晓蓉;中外合办高中拟与国外学分互认[N];东方早报;2010年

8 钱诚;实现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 王玲;中职与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N];威海日报;2014年

10 北京大学教务部 贺凯丰 卢晓东;在流动中培养新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思;农业继续教育学分互认系统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令辉;广西高等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李新;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曾凤杰;英国成人教育学分互认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3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883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