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内蒙古“资源诅咒”现象存在性检验、传导机制识别及破解路径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3 12:25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但也积累了长期的结构性矛盾,这些“奇迹”和结构性矛盾在省级地方经济层面留下了深深烙印。当前,在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复苏进程乏力和国内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战略部署对国内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既是难得机遇,也是新的要求。“结构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特别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其中,自然资源的“福音”效应和“诅咒”效应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都十分关注的热点“结构性”问题之一。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先行国家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现代化。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大多数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却跌入了资源“诅咒”陷阱而难以自拔。从国内实践看,新世纪以来,我国一些中西部省份依托资源优势一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世界性金融危机之后,这些省份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创新能力提升缓慢、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发展与保护的冲突不断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一些资源丰裕度高的省份可能已经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中国的国情和道路选择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完全不同,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省级层面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形成机理是什么?怎么有效破除?这需要我们用新思路和新视角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在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以内蒙古这个我国典型资源富集地区为例,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制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主要对“资源诅咒”现象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内蒙古资源“诅咒”存在性的统计描述。从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资源开发与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关系、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等方面,对内蒙古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性进行经验分析和统计描述。第二,内蒙古资源“诅咒”现象的测度与检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先采用资源诅咒指数对内蒙古受资源“诅咒”的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然后,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层面数据对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内蒙古资源“诅咒”现象的来源。最后,实证研究资源“诅咒”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内蒙古资源“诅咒”现象的传导机制识别。本文首先结合现有文献对资源“诅咒”现象的主要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基于地级市层面数据对内蒙古资源“诅咒”效应的各类潜在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再次,根据实证检验结果,针对内蒙古资源“诅咒”效应的具体传导机制进行系统剖析。第四,提出内蒙古资源“诅咒”现象的破解路径。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破解资源“诅咒”上的成功经验进行疏理和总结,并提出可供借鉴和复制的做法与启示。同时,系统提出内蒙古破解资源“诅咒”现象的路径选择、综合思路和相关政策设计。
【图文】:

原煤产量,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情况


资源诅咒”现象。二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到新世纪之初。20 世纪 90 年代内蒙煤产量增长较为合理,轻重工业比例较为协调,产业结构变迁符合当时的比势变化,因此这一时期内蒙古并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三是新世纪以来国进入能源重化工业大发展时期,内蒙古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2012 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 106603 万吨,能源重化工业比重也开始快速上升,轻业比值上升到 2.3:1。从内蒙古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比重看,,已经从 20的 3.6%快速上升到 2016 年的 24.8%,其中鄂尔多斯市成为全国煤炭产量和输出量最大的地级城市。从 2005 年开始,内蒙古原煤产量与经济增速关系相关关系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原煤产量快速上升,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快速下行济增速已经由 2005 年 23.8%快速下行到 2016 年的 7.2%,下行幅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 倍以上。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内蒙古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2017 年上半年 GDP 增速仅.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0.3 个百分点。这表明,从统计分析角度看,内蒙古已经或正在跌入“资源诅咒”的陷阱。

变化情况图,支出比,国家,变化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人均 GDP 由 2000 年的 6502 元快速提高到 20的 74069 元,16 年间增长了 11.4 倍,但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由 20的 3584 增加到 2016 年的 24127 元,仅增长了 6.7 倍,而且农牧民人均可支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本文根据《中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进一步分析的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在教育支出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的数据也反映出了相同的问题。(1)教育支出情况。教育支出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教育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是我国支出结构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内蒙古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图 2—2 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教育支出占支出的比重一直徘徊在 13%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4 个百分点左右。特别010 年以来,教育支出比重还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已经由 2010 年的 14.2降到 2016 年的 12.3%。这种状况与内蒙古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是极称的。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托尔斯腾·贝克;史蒂文·珀尔荷克;陈曦;;金融领域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金融市场研究;2017年06期

2 郑鹏;熊玮;邹晓明;;生态环境规制下“资源诅咒”的效应研判与政策导向[J];企业经济;2016年12期

3 胡阳琳;;基于“荷兰病”现象和资源诅咒论浅析中国当前部分经济现象[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04期

4 冯明;;破除“资源诅咒”[J];中国老区建设;2015年12期

5 刘荒;王炳坤;;东北,冲破“资源诅咒”的困局[J];东北之窗;2017年15期

6 孙永平;方晋;;“资源诅咒”悖论之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7 刘那日苏;;资源型区域规避“资源诅咒”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3年22期

8 林燕华;;中国“资源诅咒”现象探究[J];当代经济;2013年20期

9 周建发;;“资源诅咒”实证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5期

10 周建发;;“资源诅咒”与我国资源型地区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鹿晨昱;李文磊;张子龙;;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诅咒效应比较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金昌市、白银市为例[A];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康慧;;租值理论视角的“资源诅咒”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下)[C];2014年

3 马寅;;对“资源诅咒”研究科学性的回顾与反思[A];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C];2012年

4 杨莉莉;邵帅;;自然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积累与资源诅咒效应:一个理论框架[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5 殷俐娟;;驱除“资源诅咒” 让资源成为“福祉”[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劳玲;;广西资源富集区摆脱“资源诅咒”的对策研究——以河池市为例[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8 王国栋;;就地城市化与“资源诅咒”[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9 王国栋;;就地城市化与“资源诅咒”[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邵帅;齐中英;;“资源诅咒”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与能源型城市经济增长[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孙波 何晨阳;以创新驱动破解“资源诅咒”[N];华兴时报;2018年

2 本报评论员 胡蓉;摆脱资源诅咒后百度能否不掉队[N];深圳商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范思立;资源国家如何摆脱“资源诅咒”[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4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汉权;改变“一煤独大”破解“资源诅咒陷阱”[N];中国改革报;2017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汉权;破解山西“资源诅咒陷阱” 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N];中国经济导报;2017年

6 中国社科院城市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朱sビ

本文编号:2637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37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