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1:01
【摘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当今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注重事权的划分,而缺乏对其职能的科学定位。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缺位、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而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滞后已成为制约质量技术监督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技术性障碍。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要克服这些障碍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因此,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必然是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通过分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比较发达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一些特点,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职能调整、组织机构整合、管理制度及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转变职能,整合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是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从理论层面上,转变职能、整合机构、完善制度、改进方式需要对其内容、影响因素、途径进行分析。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已不完全适用,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也不能全盘套用,因此需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情况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对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原有的职能理论、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方式等赋予新的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论文以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为主线,从质量技术监督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国外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目的和内容。分析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沿革及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论文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及其要求入手,提出了适应改革需要的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界定、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及管理制度转变、电子政务、投入产出与供给需求及经营、入世应对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理论。论文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了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其中包括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改革的模式构想。论文详细地分析了新模式下质量技术监督职 能调整的内容、组织机构职责及设置、管理方式转变、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 及需要理顺的主要关系等。论文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提出 了一些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03
本文编号:263889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0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文;苏保忠;刘俊华;;基于质量监管的产品分类研究[J];当代经济;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辉忠;市场秩序与消费者利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玉;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德琼;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质量技术信用模糊综合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锦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质监部门绩效考核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何家旭;产品质量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宗卫;青岛市质监局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肖河泓;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3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