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差距、极化与流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3:02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投资与建设既满足了居民对于美好城市人居环境的需要,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物质条件和机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城市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发展长期面临着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这对于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挑战。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市政基础设施正在加速投资和形成,在此阶段公平合理分配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则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反之,则会阻碍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损害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城镇化,加剧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有研究对中国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做出过探索,不仅为研究中国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分析范式,而且为解决中国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翔实资料,从而有助于学术界、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的现状和趋势。不过,现有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视角上,已有研究多是以省级或地区层面探索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未能从中国城市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而研究空间尺度比较宏观,不够深入;(2)维度上,现有研究多是从差距维度探索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尚未从极化和流动性维度探索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导致探索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的维度不够全面;(3)结构上,鲜有研究对整体差距进行结构分解,从而未能进一步分析资金结构、城市类型、要素流动对基础设施投资差距的影响和贡献。鉴于此,本文将根据基础设施相关理论、政府分配相关理论、经济地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城市体系视角入手,利用全国所有城市人均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统计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两极和多极分化指数、流动性函数和“进步”指数等工具和方法,对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差距、极化和流动性问题展开了系统性地探索,研究包括文献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通过本文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主要有三点边际贡献:(1)视角上,对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的探索深入到了城市层面,能够从城市体系视角理解中国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问题。(2)维度上,对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研究从单一的差距研究拓展到了全面系统的差距、极化和流动性研究,有助于更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现状和趋势。(3)结构上,通过对整体差距进行结构分解,量化和深度分析了各类资金来源、城市类型、以及要素流动对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差距的影响和贡献。通过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差距现象,主要发现:(1)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差距比较显著。(2)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差距主要源自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资金和自筹资金。(3)城市行政等级和所在区域之间的差距对于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差距只有部分贡献。(2)通过研究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极化表现,结果显示:(1)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两极分化水平与整体差距表现并不一致;相比整体差距,两极分化水平变动范围更大。(2)各行政等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多极分化呈下降趋势;各区域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多极分化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3)不同行政等级城市之间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极化和差距表现相对一致;而不同区域城市之间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极化和差距表现则具有更高的一致性。(3)通过探索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流动性问题,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流向并不僵化,整体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并且时间跨度越大流动性越强。(2)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类型城市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流动性较大,而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则相对较弱。(3)长期差距和极化水平明显小于各个时期,流动性对于缩小各类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长期差距和极化水平均有显著效果。(4)资金结构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和人均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于缩小中国城市体系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整体差距作用最为显著。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本文从调节差距和极化水平、促进城市之间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流动、系统融合五大发展理念、制定更精准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兼顾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给出了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图文】:

网络图,共现,网络图,关键词


1 绪 论如图 1.7 所示,国内基金对于市政基础设施方向的研究给予了较大支持,总支持论文数量为 313 篇①,表明国家相关基金比较重视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具体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论文篇数最多,达到 127 篇;其次为国家社科学支持论文数量,篇数为 72 篇;之后依次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撑计划以及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由此可见,基于基础设施在城镇化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对于基础设施领域的科学研究也非常重视,,类科研基金对于基础设施领域理论研究的资助现状也足以说明国家对基础设施究的重视程度。此外,图 1.7 也能说明当前基础设施领域还面临许多尚待解决的大理论问题,国家各类科研基金正在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以期望早日突破些理论限制,让基础设施建设实践能够有更好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健慧;;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现实模式及其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12期

2 刘学华;张学良;李鲁;;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特征事实与经验阐释[J];财经研究;2015年11期

3 李晓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分析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4 徐虹;胡祖光;;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基于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地区基尼系数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5 李建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9期

6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05期

7 叶晓u&;石世英;田娇娇;;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公私责任厘定:公平与效率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8 胡鞍钢;;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04期

9 林毅夫;;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新金融;2015年06期

10 石亚军;;当前推进政府职能根本转变亟需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6期



本文编号:2639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39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