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20:41
【摘要】:庄子寓言有云,一养猴老人给众猴子喂橡子吃,在平均日消费量恒定为七升的情况下,当养猴老人提出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的分配方案时,众猴子大怒,而当分配方案重新设定为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时,众猴子大喜。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在人类当代也偶有出现,其作用决定机制在于晚上的预定分配方案是否依然依照信用来执行,因为如果晚上可以不守信用而重新分配时,既得利益者肯定会成为“非信用”行为的坚决拥护者,下次博弈行为关系的发生也极有可能依旧“非信用”,因此信用是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违背信用规则或不遵守信用制度不仅在过程上是荒唐的,在结果上的成本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事实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对其的解决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扬弃和发展,更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得到系列性保障。 本论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国际比较和制度分析,对信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核心也即理论线索是如下的几个问题:1、信用本身的界定、研究基础及与其它社会分支科学的相互影响关系;2、信用制度的理论构成和实际发展的态势特征;3、包括征信制度的我国的信用问题产生原因、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全文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信用的理论篇,该部分又分为三章,即本论文从信用的理论基础、信用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发展情况和信用同其它学科的影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第一个研究目的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为信用的制度篇,该部分也分为三章,即本论文从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信用制度的实施机制和征信产业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第二个研究目的进行了解释;第三部分为信用的实践篇,该部分分为二章,即本论文从我国的信用问题研究和我国的征信制度问题研究的角度对文章的第三个研究目的进行了剖析。 通过研究与比较,本论文的结论是:首先,信用是一种游戏规则,它不仅要求微观主体的思想与行为相符合,更重要的是要使社会生活交往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因此信用既是一种严格的道义伦理要求,也是一种需要社会制度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0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志光;彭苏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龙游宇;信用的博弈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戴若林;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付军;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谢静,

本文编号:2674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4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