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1:48
【摘要】:我国城镇化在过去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根据诺瑟姆曲线,我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同时,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在2013年为10:43.9:46.1,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越了第二产业,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也达到了一个新层次。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进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任务,城镇化发展关系到“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产业结构演进则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都面临转型的现实条件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是什么?已有研究显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化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李克强总理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需求是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除了需求,城镇化是否通过其他途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这是本文选题的初衷和研究目的。为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受到国内目前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同时面临转型的紧迫性启发,对我国城镇化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现实情况等展开深入地探讨。在理论方面,本文从以下七个角度研究了城镇化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途径。一是“城镇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机制。本文将经济发展效应视为经济规模的扩张。城镇化初期,经济规模扩张有效地扩大了产业的市场空间,有利于产业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力提升,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城镇化中期阶段,随着经济规模继续扩张,人力资本成本开始提升,自然资源约束开始显现,中心城市原有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围区域扩散,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在城镇化后期,传统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渐失,经济分工进一步加深,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附加值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会获得快速发展机遇。二是“城镇化——分工集聚——产业结构”机制。从经济分工和集聚来看,在城镇化早期阶段,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三产业集聚,资本也开始向新兴市场集聚,此阶段自然资源集聚的地区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也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层次;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的资源集聚已经开始从粗放型集聚阶段向集约式集聚阶段转变,具有优势的中心城市发展迅速,产业分工协作程度也不断加深,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在城镇化后期阶段,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结构基础的构建,人口逐渐出现饱和,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的现象,此阶段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以及和区域分工和贸易对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三是“城镇化——消费需求——产业结构”机制。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消费品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改进和生产效率提高,并间接拉动了对资本品需求的增长,企业试图通过用大机器生产和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开发新能源来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和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方面推动了轻工业发展,同时也拉动了重工业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消费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食品消费占比不断下降,轻工业产品需求逐渐增加,同时也拉动了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发展。主导产业从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农业和轻纺工业,逐渐转向满足人们更高需求的汽车制造等重工业,再转向通讯、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城镇化——投资需求——产业结构”机制。从投资需求来看,城镇建设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如公共服务投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城镇化会直接导致房地产投资需求上升,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材料、金融冶炼、化工、金融等产业,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五是“城镇化——要素供给——产业结构”机制。本文将要素供给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土地供给、劳动力供给和资本供给。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供给的约束会逐渐增加,影响到人们居住用地的价格,导致人力资本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也受到了制约,迫使产业结构向更高阶段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城镇化一方面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得到释放,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密集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有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的智力,为产业结构演进升级提供人力资本保障。随着城镇化发展,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为各产业资本深化提供了条件,资本在不断追逐更高利润率的过程中,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从而影响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六是“城镇化——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机制。城镇化提升了知识基础设施的专业化程度,通过人口规模集聚创造了市场需求从而倒逼技术创新,且城镇化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思想和认知的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通过生产效率提升,淘汰落后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演进。七是“城镇化——对外开放——产业结构”机制。城镇化带来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进而推动贸易开放和投资开放。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有利于国内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互补,为国内产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将产业结构直接对接了国际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贸易和投资开放还通过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来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贸易开放和投资开放,也推动了企业的资本积累,为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资本支持。实证方面,通过构造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城镇化对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从三次产业演进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占经济总量和就业总量的比重,都随着城镇化推进而显著下降,而且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从机制来看,经济规模对农业产值占比缺乏显著影响,不过经济分工程度确实有效降低农业产值占比;消费规模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降低)可以导致农业产值占比降低;劳动力存量供给增加,会带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而资本流入越多,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会下降。技术创新和开放程度都会降低第一产业产出占比。城镇化对于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比、第二产业中大中型企业产值占比都呈现倒“U”型,城镇化可以促进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的机制包括经济规模增加、经济分工深化、消费规模增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增加,不过技术创新和开放都不利于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的上升。城镇化对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的影响机制包括经济规模增加、经济分工深化、消费规模增加、消费结构改善、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增加,技术创新和开放程度对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负向的影响。城镇化都对第三产业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也就是说在城镇化初期,第三产业的占比是下降的,在城镇化后期,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占比会逐渐回升。从具体的影响机制来看,主要包括经济分工的深化、消费和投资规模扩大、消费结构改善,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以及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提升。城镇化还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内部演进,包括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增加。从产业结构的总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二、一、三”型到“二、三、一”型,再到“三、二、一”型的演变,随后借助于结构方程,将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七个机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支持本文的理论分析,城镇化确实通过了经济发展、分工集聚、要素供给、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技术创新和开放,使得三大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得到进一步推动。从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变迁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主导产业经历了由农业、轻工业占主导,逐渐转向农业、重工业、传统服务业主导,再演进至高附加值高加工度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显示我国主导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再转向知识密集型。
【图文】:

产位,中农,农业,轻工业


(2)工业的内部演进逡逑一般情况下,工业沿着"轻工业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逡逑工业化阶段八式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高加工度化阶段一一新兴技术高度逡逑密集化和信息化阶段"的轨迹进行演进的。本文分别就送几个发展阶段来阐述逡逑工业内部的演进历程。逡逑第一,轻工业化阶段——工业结构W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工业发展初逡逑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导的工业都是轻工业。一方面原因是,工业化初期必逡逑须首先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衣服等生活用品,这主要属于轻工逡逑业的范畴。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初期,由于资本积累的限制,只能优先发展资逡逑本有机构成较低、技术要求较低的轻工业,也就是消费品王业。例如,最早开逡逑启王业化的英国是从纺织王业开始的。美国在18世纪末开办了首家棉纺王厂,逡逑在随后的接近一个半世纪中,其王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的比例比重工业高。逡逑轻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简单劳动,,因此此阶段W劳动密集型工业结逡逑构为主。逡逑第二,重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W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阶段工业逡逑

资料,投资需求,城镇化,消费率


投资率上升到10%甚至更高,W支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之后的大众高消费阶段,逡逑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大导致消费和投资同步增加,但消费率上升,投资率下降。逡逑从图2.7来看,1978-2012年间,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我国投资率整体上虽逡逑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投资和投资需求的概念有所不同,但是彼逡逑此有紧密的关联,即当投资上升时,投资需求增速会很快,供给在向需求靠扰;逡逑如果投资呈下降趋势,说明投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增速放缓。逡逑10逡逑°逦消费率(说)一■-投寅辜(满)一*-城巧化r}(削逡逑图2.7邋1978-2012年我国投资丰、巧々率.城市化丰义动越势逡逑资料来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教扭整理。逡逑从根本上说,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聚起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从而使其从事逡逑生产经营及生活更加方便的一种人类聚集方式。@城市人口的X椉右馕蹲乓洛义显龀鞘腥丝谔峁┳愎坏淖》浚晟频慕煌ㄏ低常渥愕囊搅莆郎鹊龋谡庑┩跺义献市枨蟮睦拢碌木鸵岛托滦筒党鱿郑圆到峁共跋臁6泄义铣钦蚧吹耐蹲市枨笾饕浅钦蚧∩枋┙ㄉ韬头康夭确矫妗R虼耍窘阱义辖映钦蚧∩枋┙ㄉ韬头康夭饬街滞蹲市枨罄床龀钦蚧圆到峁寡萁义系挠跋臁e义希玻玻担背钦蚧闯钦蚧∩枋┙ㄉ

本文编号:2675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5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