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风险投资治理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3 05:43
【摘要】:本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公司治理的边界,提出了“风险投资治理”的概念,并以博弈分析为工具,系统探讨了风险投资各环节的治理机制,从而为提高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运作效率指明了努力方向。 首先,系统论述了风险投资治理的理论框架。认为风险投资治理体现了投资者的货币资本、风险投资家的专业管理技能、风险创业家的创业精神与知识产权以及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等多元利益相关者提供的多种独立产权要素的共同参与,其中,以货币资本的产权分离属性划分了风险投资治理的三个环节:资本筹措阶段的治理(筹资治理)、资本运营阶段的治理(运资治理)与资本退出阶段的治理(退资治理)。在每个阶段,在保持产权配置明晰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风险投资治理通过激励和约束博弈形成的动态合作均衡,有助于对社会资金配置、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产生强大的联动效应。 接着,明确了政府资金在风险资本构成中的定位,阐述了培育真正的风险投资家的意义所在,进而分析了筹资治理中货币资本与智力资本相结合的博弈关系。显性的报酬激励外,声誉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风险投资家的机会主义倾向;法规约束、契约安排与治理结构制衡等也有助于减少代理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 之后,针对风险企业的特征,对风险资本运营中可能会出现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问题探讨了有关解决策略。论证了信号传递模型与信息甄别模型结合使用,可以规避项目决策上的逆向选择;分析了分阶段注资与参与监管作为不完备契约的补充,是减少道德风险的有效相机治理;并且提出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是重要的外部治理保障。 最后,对比分析了几种退出方式选择的适用性,概括了我国二板市场创设中的多头动态博弈特征,论证了加强市场监管的必要性,指出完善现行产权交易市场可为风险资本的顺畅退出提供有效平台。
【图文】:

专业知识,从业人员,风险投资家,机构


非风险投资家学习曲线成本/努力图3一4学习曲线作为风险投资家的甄别装置Figure3一4LearningeurveasthesereeningmeehanismofventureeaPitalist风险投资家的管理能力是经验、技能、声誉、关系网络等的综合。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掌握出色的金融操作技能,并且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管理能力是一个不易观察和缺乏信息的变量,通常体现为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决策能力或发现相关价格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除了机敏、想象力和判断力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包括接受教育、培训以及在工作中直接学习和积累的经验。现实的发展似乎表明,风险投资家不是培养或教育出来的,而更多的是在创业或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通常我们所说的企业家也是如此)〔“2]。所以,显现风险投资家资格优势的主要应是其学习能力。图3一4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区分风险投资家与非风险投资家的学习能力曲线

投资行业,风险投资


兰兰兰蜡-一·一·一·一-一一)))金款资市投资贷累上险融票风股积金图4一l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渠道Figure4一l’砂PiealfinaneingsoureeseorresPondingtotheliefeyeleofhi一teehenterPrises【资料来源]王益,,许小松.风险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8图4一1列示的是较典型的风险投资的投资阶段特征。实践中,风险资本并不全是在风险企业的早期阶段进入,投资于哪一阶段或阶段组合取决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结构、投资偏好、管理优势以及技术和信息优势等。北美国家的风险资本主要投资风险企业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而在欧洲多倾向于风险企业的中后期和成熟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截至:2001年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素春;项喜章;刘虹;;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2 董尧华;;青岛和韩国之间的贸易博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6期

3 宋文君;;企业知识员工流失的博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7期

4 万三敏;;基于博弈分析的旅游购物市场转型升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5 黄永涛;;信用形成机制分析—基于博弈视角[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年04期

6 钱士茹;左瑞;;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开发的博弈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7 杜志平;胡贵彦;穆东;;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质量守约博弈分析[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8 汪国平;;农业水价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9 张译丹;;高校管理博弈分析的意义[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10 邱晓明;;国内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博弈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远祥;田雨普;;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博弈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3 张佳;;地铁系统可持续发展博弈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荣添;叶民强;;建设代内小康环境中企业信用博弈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5 孙守强;蔡国田;赵黛青;;广东省煤炭流动格局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博弈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7 尹亚琼;陆宁;;公共治理视角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互动关系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扬;陈茁;;企业培训的博弈过程分析[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钱华;;开放经济条件下反洗钱的博弈分析[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10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通信公司葫芦岛市分司总经理 苗福生;移动电话同“小灵通”之间价格战的博弈分析[N];通信信息报;2003年

2 梁小民;价格勾结的博弈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杨吉(书评人);一种方法论:法律的博弈分析[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沈加军;移动运营商手机高额补贴博弈分析[N];通信信息报;2003年

5 牛一鸣;企业人才决策的博弈分析(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冯正初;客户关系博弈分析与核心竞争力[N];金融时报;2002年

7 牛一鸣;企业人才决策的博弈分析(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张侃 冯宗宪;成本控制的博弈分析[N];经济日报;2004年

9 罗明忠 博士;助学贷款中 当事人行为的博弈分析[N];金融时报;2004年

10 谭砚文;订单农业违约行为的博弈分析与规避机制[N];农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伟;风险投资治理的博弈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李爱喜;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晓娣;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母小曼;我国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汪建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童佳;二手车交易风险研究及其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伟;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蕾;企业集团协调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2 雷震;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及博弈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3 林春燕;基于博弈分析的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向阳;中国税制优化及其博弈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5 黄元佗;人力资源投资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段海燕;环境执法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常云峰;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式融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程艳;政府信息公开中信息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会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高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77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77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