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与市场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3:41
【摘要】:市场微观结构理论(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之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不对称信息理论和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的推动下,该理论取得了极其显著的进展。对比金融学新兴发展的另一分支资产定价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是研究“证券价格由什么(what)决定”,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研究对象是“证券价格是如何(how)决定”。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诞生于西方成熟市场,一系列的微观结构模型,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Arrow-Debreu模型到做市商定价的存货模型和信息模型,再到理性预期框架下的Grossman-Stiglitz模型,最后到交易者策略模型,也都是建立在西方成熟市场基础上。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模型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弱。国外成熟市场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微观结构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交易机制,但各证券市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交易制度安排,这其中又以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交易机制的不同最为明显。我国中小企业板肩负着从主板向创业板过渡的功能,目前中小企业板交易机制的好坏,市场质量的高低都可以为将来创业板的设立提供难得的借鉴。 为此,文章将顺延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对该理论中的主要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在这些成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适合我国国情的股本规模以及股权分置等因素,建立或拓展有关的市
【图文】:

框架图,交易制度,创业板,框架图


通过本文对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和市场质量的研究以及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交易制度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有关未来我国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的几点启示,并得出未来创业板交易制度的建立框架(如图8一7):第一,在创业板市场建立初期仍需选择指令驱动的价格出清机制制度,而随着创业板市场的推进和拓展,上市公司数量增加,逐渐分化,部分股票可能会遇到流动性差的问题,因此可以积极进行做市商制的试验,以备在适当时机对部分股票引进做市商制,,向混合交易制度过渡。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目前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多数创业板市场是混合式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是竞价制逐渐成为主要的价格形成机制。第二,在集合竞价方式上继续改进,并引入市价委托方式。集合竞价方式的改进将有助于控制市场投机。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是各创业板市场普遍采用的

行业分布,中小企业,公司,香港创业板


环保设备的两家企业,总计有36家企业有明显的高科技性质,占比为72%。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主板公司中高科技企业的比例,也与香港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的数据相近(如图2一3和图2一4,两图的数据分别来自各自交易所网站)。图2一2:中小企业板公司行业分布图图2一:3香港创业板公司行业分布图图2一:4纳斯达克会司行业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5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