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7:14
【摘要】: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不可否认,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持续高涨,“房地产泡沫”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房地产泡沫”定义的模糊性以及测度方法的不完备,并且泡沫通常是在产生并破裂之后才得到证实,用泡沫来形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是不合适的。有鉴于此,本文在第二章提出“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这一概念来代替“房地产泡沫”描述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的状态。具体地,本文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定义为由于房地产市场中各个参与主体(房地产商、购房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银行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的“理性”决策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集体行为非理性,房价因此违背市场规律不断上涨的现象。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飞涨的房价抬高了工商业生产成本、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面对着高昂房价,普通居民往往为了一套住房而耗费将近半生的收入,购房压力与巨额房贷使得居民背上沉重的负担不得不压缩消费。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严重威胁了我国宏观经济安全。鉴于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非理性发展可能引起的巨大危害,我们必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理清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及其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地把握房地产市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把握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本文将从多角度进行考察。具体地,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以美、日房地产危机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进程为切入点,从国民经济视角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整体判断;然后,在整体判断的基础上,本文将分别从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宏观金融风险等视角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进行分维度的考察。文章共分为八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展开。各章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本文首先在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现状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问题一:房地产泡沫破裂会造成何种后果?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风险?问题二:我国房地产地产的非理性发展的成因与其他国家有何差异?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有何影响?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吗?问题三:房地产的非理性发展会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具体地,房地产的非理性发展是否会影响实体投资?进一步,房地产市场的片面发展是否会阻碍我国的工业创新?问题四: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房价过快上涨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的?高房价对不同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是什么?问题五: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是否会加剧宏观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风险有何影响?风险传递机制是怎样的?本文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以上五个问题,本文的研究脉络也依此展开。在第二章,本文主要从房地产泡沫化机理及其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并通过文献梳理找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我国相关研究中的空白,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首先,通过对美国、日本两国房地产危机的历史观察,明确了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建立变参数模型探明了房地产泡沫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路径。接下来,通过与美、日的经验对比,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检验我国房地产市场所处的非理性阶段。在第四章,本文主要讨论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笔者首先将从历史角度对从1978年至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明确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从现有历史数据出发,从国民经济视角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整体判断,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在第五章,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探讨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层面,笔者提出了两个假说:第一、房价上涨与实体经济间呈倒U型关系,伴随着房价上涨速度的不断加快,实体投资将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态势;第二、企业利润率在房价上涨和实体经济之间发挥着倒U型中介作用。在实证层面,本文将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考察房价增速对实体投资和工业创新的影响效应,检验了上述假说。第六章中主要分析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本文一方面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明晰了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为现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项目(CFPS)的微观数据,由房价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异质性出发,深入探讨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第七章则考察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首先,笔者构造了房地产泡沫风险、银行风险和非金融部门风险指标,刻画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中风险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上述指标,本文还通过利用TVP-VAR模型探究了房地产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在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与研究结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房地产泡沫在不同时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在房地产泡沫出现的初期,房价上涨对私人投资有着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当泡沫程度超过某一限度之后,这种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特别地,在金融危机后,房价上涨对私人投资的拉动作用甚至会转为抑制作用。其次,在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总体来看有助于私人投资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正逐渐减弱,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潜藏着巨大的风险。(2)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总体考察。我国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长远来看,政府刺激房地产发展的行为不仅无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房地产非理性发展造成实体经济增长乏力,阻碍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同时,还会导致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累积,不利于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3)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倒U型,房价的过快上涨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增长;房价上涨可以通过企业利润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实体投资(工业创新)施加影响。(4)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首先,我国高房价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我国消费低迷的现状,高房价不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其次,高房价对我国租房家庭的消费具有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主要在年轻家庭群体中体现。再次,虽然房价上涨可以带来财富效应,但是高房价带来的待偿住房贷款的增加与家庭资产流动性的减弱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房价上涨会抑制城镇居民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高房价会促使年轻群体增加储蓄、压缩消费,不利于平滑他们一生的消费。(5)房地产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首先,房价上涨冲击在短期内会推动银行部门风险的上升,但中长期冲击影响会逐渐减弱。其次,房价上涨冲击对非金融部门风险的正向影响不存在“时滞”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推动作用将会逐渐减弱。再次,房价上涨还可以通过“房价上涨——非金融部门负债增加——银行风险上升”这一机制对银行风险产生影响。最后,政府宽松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各部门间的风险传递有放大作用。最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世界金融危机历史出发,探究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和实证基础。本文一方面考虑了以往的文献大都未考虑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美国和日本发生过的房地产危机为例,尝试利用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价格偏离)在不同时期对私人部门投资影响的时变路径,揭示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将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与美、日历史对比分析,正确认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所处的阶段。第二,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考察,明确了政府在我国房地产非理性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明晰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本文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从政府调控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原因,并对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动因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本文利用房地产和国民经济的历史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总体考察,并得出结论;长远来看,政府刺激房地产无助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最后,本文从多角度考察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深入考察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宏观金融安全等多方面的影响机制。具体来说,第一、实体经济视角。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证实了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存在“倒U型”影响,企业利润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存在房价上涨—企业利润率—实体经济这一传导机制)。同时考虑到“实体投资”和“工业创新”都是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文从“实体投资”和“创新活动投入”两个角度验证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居民消费视角。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不良影响方面,本文一方面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明晰了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为现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高房价会促使年轻群体增加储蓄、压缩消费,扭曲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不利于平滑他们一生的消费。第三、宏观金融视角。本文通过构建新的风险指标,准确刻画了房地产部门、银行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潜在风险,对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本文充分考虑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三者关系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TVP-VAR模型探究了房价上涨对银行和非金融部门风险的时变影响,明晰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3;F124
【图文】:

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业,房地产,经济增长


前提和场所,也直接或间接拉动了其上下游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发展。2017年,逡逑我国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109,798.53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7.38%;逡逑经济增长中房地产投资的直接贡献率为5.32%。通过图1.1给出了邋2001年-2017逡逑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和GDP增速,可以发现:房地产增长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逡逑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发展,全国住宅平均价格逡逑也由1998年的1853.56元/平米上涨至2017年的7614元/平米。不少学者认为,逡逑持续走高的房价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然而值得深逡逑思的是: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否持续?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逡逑增长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过度依赖于房地产的经济增长是否可以持续?逡逑1.35逡逑13、/一、邋,、逡逑1.25逦'邋'逦V邋/邋V逦\逡逑I逡逑1.05逦、/逡逑1邋V逡逑逦GDP增长率逦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逡逑图1.1邋2001-2017年GDP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逡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再加上城市化逡逑的不断推进,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必然的结果。然而,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逡逑格持续攀升(如图1.2所示)

平均价格,消费主导,信贷扩张


房价不断攀升使得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也逐渐显现,众多炒房者涌入逡逑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由消费主导转为由投机炒作为主导,房地产价格也逡逑进一步大幅上涨。特别地,如图1.2所示,百城住宅平均价格在2016年飞速上逡逑涨,涨幅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其中原因就在于2016年我国信贷扩张优惠政逡逑策和过度优惠的税收政策助长了投机炒作的风气(易宪容,2017)。逡逑16.000.

待售,商品房,数据来源,消费主导


房价不断攀升使得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也逐渐显现,众多炒房者涌入逡逑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由消费主导转为由投机炒作为主导,房地产价格也逡逑进一步大幅上涨。特别地,如图1.2所示,百城住宅平均价格在2016年飞速上逡逑涨,涨幅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其中原因就在于2016年我国信贷扩张优惠政逡逑策和过度优惠的税收政策助长了投机炒作的风气(易宪容,2017)。逡逑16.0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汉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限房令对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武汉建设;2011年03期

2 刘君;;世界主要房地产市场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学情报;1994年04期

3 魏蜻;;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对策探讨[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建设部:专项整治全国房地产市场秩序[J];中国建材资讯;2008年02期

5 刘琳;;2018年房地产市场状况及2019年走势判断[J];施工企业管理;2019年01期

6 温希锦;;长春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走势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02期

7 韩孟卓;;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279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