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对星级饭店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图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08:44
【摘要】: 近年来,旅游饭店业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在规模上迅速扩大,但同时凸显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现有资料表明,星级饭店知识型员工的严重流失是其中最为严峻的课题,研究饭店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问题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紧迫的实践指导意义。 从文献研究可知,基于中国背景的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大多是单变量的、静态的研究,并未考虑知识型员工的性质特征,因此有必要从更宽广的视角构建一个考虑了知识型员工工作偏好的、较系统的,而且逻辑相对一致的员工流失模型。本研究从饭店与知识型员工的关系出发,结合行业特征和知识型员工工作特点,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对现有研究模型进行整合、扩充和改进,同时考虑员工个体水平的心理契约和员工—组织双方的心理契约,构建两个模型,探索并求证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完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意图理论。 本研究在理论模型的构建思路上主要考虑了四点:(1)将心理契约作为工作满意、组织承诺的“前因”:(2)以饭店知识型员工的直属上级作为饭店的“代言人”:(3)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确认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之间的变量关系:(4)对比分析狭义和广义的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事实上包括两项实证研究:研究1是从个体水平的心理契约(单边)的角度,研究2是从员工—组织双方心理契约(双边)的视角,分别整合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等变量,构建知识型员工的离职意图模型。 本研究量表采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成熟量表,并在员工访谈以及小样本测试基础上形成。研究样本来自四川省三星级以上饭店(N_1=265名,N_2=257对)。数掘分析软件为SPSS 13.0及LISREL 8.54,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从实证结果看,两个模型反映了大体相同的作用机理,狭义和广义心理契约都对知识型员工的离职意图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它们都是影响工作满意水平和组织承诺水平的自变量,并通过组织承诺、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相互作用的关系间接影响员工离职意图,从而从员工个体水平和员工—组织水平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以往研究所说的员工单边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契约是作为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内在根源而存在”的观点。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以心理契约为研究视角,将心理契约作为前置因素;(2)使用了目前研究中少见的“不对称”的心理契约违背测量方式,探讨了广义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图等变量的影响;(3)证明了“心理契约是作为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内在根源而存在”的观点;(4)部分验证了Steers和Mowday(1981)员工流失模型;(5)进一步诠释了Turnley和Feldman(1999)关于“员工更易将来自于直接主管的承诺视为心理契约违背并更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的观点;(6)从心理契约理论层面较领先地针对饭店行业进行了较全面的实证研究,相关量表建立在知识型员工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属于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至少可在两方面指导星级饭店的管理实践。 其一,从实证分析结果看,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中的工作支持责任(违背)对产生离职意图的重要性最强,因此,饭店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支持问题,在管理上进行一种行为回归,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满足知识型员工对工作支持的心理期望的基础之上,再达成双方关于未来发展的契约,才可能提高知识型员工对饭店的忠诚度。 其二,从本研究所验证的“心理契约是作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内在根源而存在”的结论来看,饭店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契约内容的发展、调整与变化。因此,饭店管理者需以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为策略理念,高度重视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有效沟通寻找双方满意的契合点,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的目的。 在离职意图的影响因素方面还存在其他相关研究,比如从营销的视角将内部营销设定为前因变量,以探讨影响员工离职意图的决定性因素。另外,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开发实用的管理流程,科学地设计出适合中国饭店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措施,应是未来心理契约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2.92;F719;F224
【图文】:
(1993)针对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各种因素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发现:知识型员工注重的前四个激励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总量的3,%)、业务成就(约占总量的28%)和金钱财富(约占总量的7%)。如图2一8所示。Tampoe(,993)模型显示,与其它类型的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使之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与成长、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钱的边际价值已经退居相对次要地位。金钱财富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个体成长图2一8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Tampoe模型, 1993)事实上,Tampoe(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了-------一-------一张望军和彭剑锋还注意到其研究成果与Tampoe(1993)模型、Accenture司模型的差异性,并对它们进行了总结比较,参见表2一3所示。
本文编号:2793881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2.92;F719;F224
【图文】:
(1993)针对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各种因素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发现:知识型员工注重的前四个激励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总量的3,%)、业务成就(约占总量的28%)和金钱财富(约占总量的7%)。如图2一8所示。Tampoe(,993)模型显示,与其它类型的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使之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与成长、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钱的边际价值已经退居相对次要地位。金钱财富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个体成长图2一8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Tampoe模型, 1993)事实上,Tampoe(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了-------一-------一张望军和彭剑锋还注意到其研究成果与Tampoe(1993)模型、Accenture司模型的差异性,并对它们进行了总结比较,参见表2一3所示。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向丽;饭店女性部门经理职业发展危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占小军;服务员工工作满意度对服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轶军;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员工离职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齐诚;尚依服饰公司一线员工工作倦怠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周露冰;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图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孔梅英;基于心理契约的IT业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4 蒙晓佼;基于合理流动的S公司知识型员工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王磊;知识型员工内在薪酬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6 郑雅铭;饭店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夏真;基于心理契约的事务所知识型员工流失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游吉;农民工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青;基于员工满意度的知识型员工流失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3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