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0-10 00:21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经济资源,但是对所投入资源的经济效益评价实践存在不足。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是:在森林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评价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研究则处于缺乏系统研究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对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的评价体系研究;二是对于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的产出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三是对投入核算中缺少了重要的投入生产要素(林地)的经济价值核算研究。本文重点对上述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对于我国的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在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体系上,通过对影响生态公益林项目的现有分类体系和影响因子的研究,本文认为需要根据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特点构建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分类体系,提出根据对生态功能需求的不同将生态公益林项目划分为基本生态需求、扩张生态需求和扩展森林功能需求三种类型;根据与人类社会交互关系的紧密程度划分为偏远型和紧密型的两种需求类型。生态公益林的需求类型决定其投资主体与利益相关者构成,针对据不同的生态公益林项目需求类型需要建立以经济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生态公益林项目的产出计算方法上,对于不同需求类型的生态公益林宜采用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基本生态需求类型的生态公益林项目应当,由于其产出的边际效用大,对于相应的生态服务产出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市场替代法进行计算,对于扩张生态需求和扩展森林功能需求类型的生态公益林项目产出计算方法则适宜于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对CVM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将计量经济学中的持续性分析方法用于CVM条件评估法的参数估计,认为使用持续性分析方法估计得到的CVM分布函数对于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生态公益林补偿及其他的相关政策研究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在生态公益林项目投入林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上,本文根据是针对大区域的还是小范围的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认为需要分别使用,对于小范围的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可以应用传统对宗地经济价值通过不同参数进行调整得到样地的经济价值。对于大区域的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本文提出可以利用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固定样地数据,调查部分固定样地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对所有固定样地进行分类,使用抽样推断方法估计林地的经济价值方法评估林地经济价值。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326.2;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本研究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2 若干概念的界定
        1.2.1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1.2.2 生态公益林
        1.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1.4.1 创新性
        1.4.2 局限性
2 理论综述
    2.1 项目评价综述
        2.1.1 项目评价发展历程
        2.1.2 项目社会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比较
        2.1.3 项目评价研究现状
    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理论基础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构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现状
    2.3 林地价值的量化方法
        2.3.1 土地价值决定
        2.3.2 林地价格的特性
        2.3.3 林地计价方法
3 生态公益林项目影响项目评价因素及其分类体系研究
    3.1 生态公益林项目的特点分析
        3.1.1 产出的多样性
        3.1.2 产出的公共产品特性
        3.1.3 产出的外部效应
        3.1.4 消费的开放性
        3.1.5 必须的和被动的消费特性
    3.2 影响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的因素分析
        3.2.1 生态公益林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3.2.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生态公益林项目影响因素定量检验
    3.3 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分类体系建立
        3.3.1 生态公益林类型划分及其项目评价的不适应性分析
        3.3.2 项目评价生态公益林分类体系创建
4 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体系
    4.1 经济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的项目评价体系
    4.2 生态公益林项目效益费用分析框架
        4.2.1 生态公益林项目投入主体分析
        4.2.2 两层次效益费用分析
        4.2.3 生态公益林项目产出核算
        4.2.4 生态公益林项目投入核算
    4.3 生态公益林项目社会评价
        4.3.1 生态公益林项目社会评价任务
        4.3.2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现状和识别系统
        4.3.3 生态公益林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5 生态公益林产出价值评价模型研究
    5.1 生态公益林项目产出核算方法选择
        5.1.1 评价方法与评价目标适应性分析
        5.1.2 评价方法选择
    5.2 市场价值法模型
    5.3 等效替代法模型
    5.4 基于持续性分析方法的CVM统计模型参数估计推导
        5.4.1 现有的CVM统计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5.4.2 持续性分析方法框架
        5.4.3 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需求函数和效用函数推导
        5.4.4 持续性分析CVM参数估计实证
        5.4.5 基于持续性分析CVM参数估计方法论意义
6 项目要素投入(林地)的价值评价模型
    6.1 生态公益林项目林地价值评价概述
    6.2 林地的机会成本选择
    6.3 基于机会成本与判别分析的林地评价模型
        6.3.1 核算过程
        6.3.2 对浙江省的林地计价区域划分
        6.3.3 分类林地价格计算方法
    6.4 基准地外推林地评价模型
        6.4.1 自然属性对林地经济收益的影响测定
        6.4.2 经济属性对林地经济收益的影响测定
7 效益费用分析模型的应用
    7.1 数据来源
        7.1.1 林业基础数据
        7.1.2 支付数据来源
    7.2 生态价值核算
        7.2.1 市场价值计算
        7.2.2 基本生态功能价值等效替代法估计
        7.2.3 基本生态功能和扩展森林功能价值意愿调查法估计
    7.3 生态公益林宏观评价林地价值评价模型应用
        7.3.1 生态公益林林地按立地质量分类
        7.3.2 林地影子价格计算
        7.3.3 生态公益林林地价值计算
    7.4 本章小结
8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8.1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8.1.1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构成
        8.1.2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分类
        8.1.3 研究点利益相关者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态度调查
        8.1.4 生态公益林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
    8.2 生态公益林项目的投资水平决定及对居民福利影响分析
        8.2.1 无支付约束下的支付额决定
        8.2.2 存在支付额约束的支付投资决定
    8.3 生产者视角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额决定
        8.3.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与实践
        8.3.2 有关补偿资金来源
        8.3.3 生态效益补偿强度决定
9 结论性论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温伟庆;基于GIS技术漳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高汉琦;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测算[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4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34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