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299.2
【部分图文】:
24图 2.1 部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博士学位[D].2002.人员比重过大,就业压力大枯竭型城市的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的资源型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型企业的萎缩而萧条的关联企业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城市经济缺乏新的增长劳动力的失业。,资源型城市的失业状况比非资源型城市严重,而资源枯竭型城市①的。1996 年以来,就业困难是一个全国共同遭遇的难题。2000 年,全国城市的范围采用胡魁(2002)建立的数据库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的划分标准,把“老年期”近似按照胡魁的定义,全国有大大小小 427 座矿业城市(镇),进入“老年期”者 53 座。
业率和更低的劳动参与率。其次,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内,就业冲击更严重地打击了那些昔日受到政府优待—城镇非农业户口劳动者及其家庭。计划体制下,城镇非农业户口是享受政府如就业、粮油供应、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住房)的重要依据。然而,1990 年代的就业冲击,恰恰最沉重打击了这个群体。非资源型城市内,这个群体的失34%,劳动参与率为 60.71%;处于中年期资源型城市的失业率为 12.1%,劳动参62.13%;而进入资源枯竭期的城市内,城镇失业率高达 17.14%,劳动参与率35%。再次,资源枯竭型城市之间存在不平衡性。虽然作为一个群体来说,资源枯竭业更困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有着同样的困难。图 2.2 列所能辩识出来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状况。可以看出,城市间差异极大:以说,阜新、抚顺、鸡西、鹤岗的城镇失业率超过 20%,在全国各个地市级城市严重的;大同市失业率超过 15%;萍乡和重庆大约在 10%;太原、临汾、淄博鹤壁和韶关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之间有相关性:失业镇,劳动参与率较低;失业率低的地区劳动参与率高。[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雁;罗福周;黄帅;;资源枯竭型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效果分析及建议——以铜川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年06期
2 孙明;秦鑫;代路滨;;基于资源枯竭理论的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年08期
3 孙明;秦鑫;戴路滨;;黑龙江煤炭枯竭型城镇社会与空间结构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孙米强;我国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李雨潼;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那伟;辽源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煜琴;城郊山区型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8 姚平;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评价与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张春野;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武健鹏;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与利益关系协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孟艳玲;煤炭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晓璐;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煤炭资源价值核算与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4 孙平军;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及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力特;西部资源型城市就业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樊涛;转型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苑春宇;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炳;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阿拉坦花;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薛冬;淄博地区石油化工类企业低碳物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1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8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