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21-02-07 06:42
  本文先介绍一些汇率的基本常识,接着介绍汇率的决定理论,在比较了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进展,主要是非线性系统方面的进展。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是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所以接下来,文章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认识,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如:在理论上考虑了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影响;引入工资指数的工资成本汇率理论;将两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扩展到多国;将静态的模型发展到动态的模型。文章接下来对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的检验方法的六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第一阶段是关于PPP的早期经验文献;第二阶段是检验真实汇率随机游走假设;第三阶段是协整研究;第四阶段是长期跨时研究;第五阶段是面板数据研究;最后一个阶段是运用非线性计量经济学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较新的界限检验方法。接着对解释普遍存在的购买力平价短期内不成立的模型进行了介绍。本文的实证重点是要检验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中是否成立,主要运用的计量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和协整研究,数据采用了01年1月到06年10月的70个月份的月度数据。分别验证了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汇率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汇率的常识
        一、汇率的引出
        二、汇率的演变历史
        三、汇率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收支
        二、相对通货膨胀率
        三、相对利率水平
        四、市场预期
        五、政府的市场干预
        六、经济增长率
    第三节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收支
        二、汇率变动与物价水平
        三、汇率变动与资本流动
        四、汇率变动与外汇储备
        五、汇率变动与一国国内就业、国民收入及资源配置
        六、汇率变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二章 汇率的决定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一、国际借贷学说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三、利息平价理论
        四、国际收支理论
        五、货币主义理论
        六、理性预期汇率理论
        七、汇率的新闻模型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购买力平价理论综述
    第一节 经典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对购买力平价的影响
        二、工资成本汇率理论
        三、多国购买力平价模型
        四、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
第四章 购买力平价检验综述
    第一节 实际汇率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方法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的PPP经验研究文献
        二、真实汇率的单位根检验
        三、PPP的协整研究
        四、长期跨时研究
        五、面板数据研究
        六、真实汇率的非线性检验
    第三节 购买力平价的界限检验方法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偏离模型
        一、汇率超调模型
        二、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修正
        三、结构模型和实际汇率偏离
第五章 购买力平价在人民币汇率中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数据的取得
    第二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
        一、单变量形式
        二、两变量形式
        三、三变量形式
    第三节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
        一、单变量形式
        二、两变量形式
        三、三变量形式
    第四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不同指数I)
        一、数据的取得
        二、单变量形式
        三、两变量形式
        四、三变量形式
    第五节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不同指数I)
        一、数据的取得
        二、单变量形式
        三、两变量形式
        四、三变量形式
    第六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不同指数II)
        一、数据的取得
        二、单变量形式
        三、两变量形式
        四、三变量形式
    第七节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实证(不同指数II)
        一、数据的取得
        二、单变量形式
        三、两变量形式
        四、三变量形式
第六章 结论分析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的缺陷
    第二节 检验的技术问题
    第三节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的检验[J]. 徐国希,王少平,黄丹凤.  统计与决策. 2006(15)
[2]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J]. 吴丽华,王锋.  经济研究. 2006(07)
[3]面板协整检验理论的最新进展[J]. 黄旭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7)
[4]人民币汇率与中日贸易收支实证研究[J]. 戴世宏.  金融研究. 2006(06)
[5]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与前沿述评[J]. 靳玉英.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03)
[6]人民币购买力平价——1997—2005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 邱冬阳.  经济研究. 2006(05)
[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J]. 叶永刚,胡利琴,黄斌.  金融研究. 2006(04)
[8]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效应和趋势分析[J]. 温彬.  国际金融研究. 2006(03)
[9]购买力平价偏离理论综述[J]. 吕风勇,郭宏宇.  当代经济科学. 2006(01)
[10]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探讨[J]. 栾莹辉.  商场现代化. 2005(29)



本文编号:3021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21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