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新策源瞬态响应能力模型

发布时间:2024-04-08 20:54
  实现地方经济增长、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大创新扩散力度。创新社会响应是创新扩散的必经之路。社会组织间的创新响应和知识流动贯穿了创新策源能力的培育和增强全过程。创新策源能力的本质是对创新的响应,而社会响应是创新策源的必由之路。当下学术界对创新响应的研究主要建立在社会互动理论的基础上,缺乏对创新行为者响应创新这一行为内涵的深入考察和定量分析。相关研究将创新行为者对创新的响应视为一种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的活动,创新行为者实现对创新的响应能力则是一种创新行为者在积极响应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与组织的动态能力高度相关。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引导创新子系统从混沌混乱到井然有序、不断进阶发展的协同演进。组织,特别是企业面对着外部创新,需要改变运营,发展新的能力或重塑已有能力,改变他们与主要外部客户的关系。显然,实现对创新的响应需要创新响应者应当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以在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为背景,从创新网络、动态能力理论切入,建立了创新响应者对创新的瞬态响应能力模型,使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对创新网络特征、动态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关键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创新...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1响应者外部知识内化因果回路图

图3.2.1响应者外部知识内化因果回路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第3章前提假设、因果回路与流量存量3.1前提假设本文将创新行为者划分为创新发起者和创新响应者,两者是相对概念,创新发起者指代一切实现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创新网络;而创新的响应者则是响应创新的主体。系统成立的假设如下:H1:不存在政策剧变等使得系....


图3.2.2响应者内部知识创新因果回路图

图3.2.2响应者内部知识创新因果回路图

犊苫竦眯浴?獠恐?赌诓炕?蠢』芈贰4葱孪煊φ咚?Φ拇葱峦?缰??的可获得性和知识筛选决定了创新响应者对外部知识的内化,其中,外部知识可得性主要受创新响应者在创新网络中地位与其他成员间的关系的影响,创新响应者的技术创新知识缺口和创新响应者自身创新能力相关。有三方面因素影响着创新响应....


图3.2.3响应者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图3.2.3响应者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而积淀更多知识,最终创新绩效得以提升,这是一个正回路;同时,(2)响应者内部知识创新→响应者内部知识存量→知识异质性→响应者内部知识创新,这是一条负反馈回路,创新响应者内部储存的知识趋于同质化,知识的异质性降低减少了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遇阻,知识....


图3.3.1.1创新策源响应能力的总因果回路图

图3.3.1.1创新策源响应能力的总因果回路图

第12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3.1.1创新策源响应能力的总因果回路图Figure3.3.1.1Totalcausalcircuitdiagramofinnovationsourceresponsecapacity如上为创新响应者对创新的响应能力总因果回路图,图中变量....



本文编号:3948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948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