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05:15

  本文关键词: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县域城镇化 投影寻踪模型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安徽省


【摘要】:针对当前县域尺度城镇化研究不足,以及传统数理统计模型无法描述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的薄弱点,从空间自相关视角来探讨县域尺度城镇化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及社会4个维度构建县域城镇化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县域尺度城镇化,较科学地评价县域城镇化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并解释其影响因素,实现了对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规律有效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县域城镇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存在"南高北低"区域分异;县域城镇化具有显著全局空间集聚,局部H-H区集聚"合-芜-马",L-L区集聚皖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交通网络改善、中心城市作用及发展政策倾向是影响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集聚主要因素。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 投影寻踪模型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安徽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4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SH03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790077)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0引言古语云:“郡县制,天下安”。县域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一体化关键环节;县域城镇化日益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县域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1]、综合评价[2]、地域差异[3]、影响因素[4]及调控政策[5]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春云;企业空间集聚的成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2年10期

2 唐红涛;徐志耀;;商业空间集聚研究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刘乃全;叶菁文;;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的协调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4 郭嘉仪;;知识溢出视角下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8期

5 谷人旭,钱志刚;苏南乡镇企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2期

6 宋志军;;中小城市商店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年10期

7 高丽娜;;产业差异与中小企业空间集聚[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7期

8 郭嘉仪;张庆霖;;省际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06期

9 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研究——以浙江江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10 刘寒波;粟梦婷;;公共服务的市场接近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集聚(扩散)的影响[J];经济数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外;李娟文;;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娜;石敏俊;;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叶;孟浩程;;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作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4 赵泰合;;浙江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均衡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郑长德;;集聚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曾昭法;左杰;;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问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陈修颖;于涛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杜德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发展态势及空间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叶玉瑶;张虹鸥;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及其量化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袁华明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空间集聚 产业集群 技术集约[N];浙江日报;2014年

2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优化财税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N];光明日报;2012年

3 陆铭;上海人口密度偏低 人口规模偏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如何应对改革触发的深层风险?[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新区圈地再热 建设亟待规范[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继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及其组织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盛垒;外资在华研发空间集聚及知识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旺;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地方政府保护政策的关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孙政;清真寺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机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徐婷艳;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姚勤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王芝;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创立和新创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6 杨礼杉;铁路交通发展对沿线城市要素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7 周栋;上海市餐饮业空间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谷佳;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9 时展;基于多层面的中国空间集聚态势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10 陈冬冬;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8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828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