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于实例分析的地铁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22:19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例分析的地铁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铁工程 风险管理 风险损失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不仅缺乏理论指导,也缺少管理经验积累。随着保险业市场竞争的深化,对地铁的风险服务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理赔,这需要保险公司逐步具备技术实力去协助客户展开深层次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通过实际事故案例去分析工程风险是最直接可信的。通过对广州地铁16年的事故数据汇总,试图对地铁工程风险做出直观的分析,通过风险分类、发生规律、内在联系的分析对风险和保险工作提出建议,并阐述了对纯风险损失计算方法的改进和未来定价模型的设想。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分类号】:U231;F842.681
【正文快照】: 我国地铁工程大规模建设的态势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由于人们对地质环境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现有施工方法无法保证完全的适应性,这种工程认识与实际环境的差异性为地铁建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工程风险。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要高于其它地面工程。地铁建设及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沪生;;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瓶颈及对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年12期

2 何霖;李红;方思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体系[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2期

3 钟小春;王慧洁;;盾构刀盘扭矩对风化岩地基中邻近桩基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吴忠善;钟小春;杨钊;杨擎;;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泥水盾构带压开舱开挖面最小支护压力确定[J];中国港湾建设;2014年02期

5 杨耀;;网络化发展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发展规划[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3期

6 许树生;毛俊嵘;吴涛;;面向运营的天津地铁5号线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5期

7 龚振宇;杨新安;;越江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参数研究[J];建筑机械;2014年05期

8 黄仁东;华正阳;;基于理想点法的邻近基坑高层建筑安全性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9 刘允刚;景德洲;潘冰春;陈宙;孙利强;;复杂地质条件盾构设备选型及关键参数选择[J];施工技术;2013年S2期

10 刘培洪;;浅谈孤石及上软下硬特殊地层盾构施工风险及对策[J];铁道建筑技术;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维;饱和成层土中盾构掘进面稳定理论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伟中;吴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征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2期

2 温玉君;;风险管理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6期

3 毕湘利;;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阶段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致炜;浅谈提高地铁工程项目概算准确性的方法[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年12期

2 窦小慧;;让地铁安全运营——介绍上海地铁的多种防灾措施[J];生命与灾祸;1995年01期

3 蔡守志,马百财;罗湖断裂带工程性质分析及其对深圳地铁工程影响与对策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0年06期

4 王李刚;地铁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5 畅里爱;浅析地铁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华盛顿地铁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J];岩土工程界;2005年07期

7 尤建新;谭旋;杜学美;;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地铁工程一体化体系整合[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海川;;浅谈地铁工程设计阶段概算编制[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1期

9 崔建乐;;地铁工程现场管理思考[J];城市公共交通;2009年12期

10 蒋敏;;地下连续墙在地铁施工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平;张顶立;王占生;徐祯祥;;地铁工程建设第三方监测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小彬;殷素红;黄文新;李铁锋;文梓芸;;广州地铁工程C30P8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守梅;张海文;何唯平;;聚丙烯腈纤维在地铁工程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凌;;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5 姚宣德;王梦恕;;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指标体系的研究[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章云泉;李辉煌;徐卫东;;地铁工程安全及风险管理研究[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白凤忠;王常柏;杨杰;苏生;马贵纯;牛广播;;广州地铁三号线施工竖井方案优化[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8 张利俊;刘超;张成满;罗富荣;马昕;贺颖;;北京地铁工程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嵇永泉;;地铁控制测量检测主要技术方法[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占宝;许岚;;地铁工程防水失效原因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专稿 陈磊;地铁工程应加快实行风险管理[N];建筑时报;2007年

2 伍振邋褚英;内外兼修赢得市场[N];建筑时报;2007年

3 十四局集团公司北京地铁6号线项目部党支部;打造特色项目文化 建设一流地铁工程[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通讯员 钟益邋记者 师炜;加快进度 科学管理建设安全的地铁工程[N];西安日报;2008年

5 金敏 黄小霞;我国首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在汉制定[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焦克强;邢钢钢筋焊接网打入沈阳地铁工程[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驻浙江实习记者 陈蓓燕;杭州打造“平安地铁” 强化应急救援体系[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北冥;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王立武;在“特区”镌刻完美[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10 本刊编辑部;揭开历史尘封的记忆[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富荣;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及监控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杜应吉;地铁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寿命预测[D];河海大学;2005年

3 赵建军;基于业主视角的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余宏亮;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勇;浅层储气砂土的工程效应演化特征与灾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李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黄文新;广州地铁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多因素作用下抗侵蚀耐久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余宏亮;基于工程图纸的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郑艳;复杂条件下地铁施工地层变形机理及对桥桩破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郑建国;土岩组合地层大跨度浅埋暗挖车站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菲菲;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小浩;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昆玉;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宋鸿f;地铁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易花;南昌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研究及应对措施[D];南昌大学;2010年

6 文强;项目质量管理在南京地铁机场线U形梁施工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郑健惠;深圳市地铁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疏解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刘清文;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张成;地铁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闫金凯;西安地裂缝对明挖地铁闭合框架结构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5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35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