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及应对——基于江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及应对——基于江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 出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年农民养老期待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向和人口老龄化的伴生物。为了了解江西省中年农民养老期待状况,调研组深入实地调查当事群体,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详实信息。调研发现,由于身体条件、人际交往、生活经历、家庭状况、村庄人文环境、政策宣传等不同,不同中年农民对于自我照顾、家庭照顾、互助团体照顾、社区照顾、养老院照顾等养老模式持有不同期待。只有将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以地养老"、奖励企业招用中年农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大力倡导孝文化等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满足并引导中年农民的养老期待。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3026)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AZH027、12YJAZH094)
【分类号】:F323.89;F842.6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中年农民(45~59岁)作为对农村生活体味深刻、同时又辗转于城乡之间的一个独特群体,几乎成了城乡间的夹层。他们自身的打工之路越走越窄、生活环境越来越不确定,同时又承担着上要为年迈父母颐养天年提供保障、下要为已成为新生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屏;;如何达成价值共识[J];河北学刊;2010年01期
2 李亚楠;陈在余;马爱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就医流向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双重差分估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晨寒;高迪;;中年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调查分析——以河南省辉县为例[J];南方农村;2011年05期
4 傅琼;曹国庆;孙可敬;;乡村非正式组织与新型权力文化网络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5 聂志平;温忠文;;社会共生论视域下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年01期
7 牛晓丽;董桂清;;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期待及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8 吴海盛;江巍;;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11期
9 周祝平;;人口红利、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9期
10 穆怀中;沈毅;;中国农民有无土地两序列养老路径及养老水平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梅;农村养老资源供给及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憨瑞祥;;简论文学经典重构的可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丁云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的重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高字民;;拟像审美反思与当代影视的内容生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吴海进;;后现代语境中仿像符号商品文化消费批评[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6 花勇;;互文与汉语传统辞格[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林林;;法律文化的社会“过程性”[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8 吴丹;;身体二重性:结构与艺人能动性——以湘西苗族花鼓舞及艺人龙英棠和石顺明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吴晓;;民族艺术展演空间的审美想像——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陈香玉;;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预言夫人》中的身体政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顺铭;;“偷拍”与“疯狂”:一种病理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子昂;;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成志刚;曹平;;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湖南省试点县数据的分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7 何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满意度评价[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8 陈之楚;范志萍;滕新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9 秦小建;;村落第三域:村民自治研究的一种框架尝试[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自强;;“创造性政治”视角下农民政治认同的现代性转换[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峰;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9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黄美冰;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玉凤;上海房地产广告平面媒体的理想自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亮;基于土地流转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雁霞;旅游城市的文化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黄丽玲;论九十年代的口语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淑敏;论莫妮卡·阿里《砖巷》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D];西北大学;2011年
8 舒子芩;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玲;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红红;《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复杂性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真真;杨杰;吴平;;城郊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金堂县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2 罗遐;舒仁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郭金丰,和丕禅;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4 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5 张海川;郑军;;2001~2009: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6 谢基昌;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年10期
9 杨松;;康德、黑尔与普遍主义[J];道德与文明;2009年01期
10 卞燕;;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关键因素及相关指标探析[J];东疆学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唐永林;[N];南方周末;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唐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赵君伟;需求导向下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功能及支持因素[D];西北大学;2007年
4 张东升;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李志华;扩大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纪晶晶;养老资源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卢海清;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与前瞻性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崔玉江;中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张松;中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与养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庞国华;新农合制度下县级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的就诊意向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1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1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