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主体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4:24
本文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主体行为研究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比重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2.93%,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13.2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急速增长期,我国平均每年增加的老年人数目将从“十一五”时期的500多万逐步提高到现在的800多万。但是目前老年人特别是城镇居民和农村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家庭的养老压力增大,养老功能弱化,这些都迫切要求政府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是按照“明确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检验与论证——结论与建议”展开的。在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上进行简要阐述,并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归纳总结,根据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理论基础的支撑下,笔者从论文整体性出发提出假设: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包括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而地方政府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和相关人口状况因素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论文详细的阐述了选题的原因、背景及意义,并对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主体——城乡居民,并阐述了研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分析研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框架,又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德州市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参保情总及参保意愿进行抽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及续保的因素,并得出结论,指出政府政策、居民个人收入、居民文化程度及满意度等都是影响居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并且居民个人收入、居民文化程度及满意度同居民的参保续保意愿呈正相关性。然后,论文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影响政府行为的主要因素及政府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各种行为,指出目前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总结出政府该如何改进措施以促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本文的结论和可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本文在通过研究假设及相关描述性分析的概述后,接着进行假设的验证分析,并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量化,采用统计检验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积极促进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宗福;;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刘昌平;谢婷;;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晓东;;城乡统筹视域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问题再探讨[J];东岳论丛;2014年02期
4 邵文娟;刘晓梅;;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整合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5 杜俊平;;中国农民养老保障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5年01期
6 李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创新发展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7 郑秉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再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年04期
8 龙书芹;;论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内蒙古财政厅课题组;李文进;李香媛;;内蒙古推进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来自内蒙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9期
10 肖云;刘培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1316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1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