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定量评估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年和2009年调查数据,以非参合农村居民为对照组,以参合农村居民为处理组,通过倍差法比较两组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处理组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高于对照组,T*P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农合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净影响为1.822;年龄、教育水平、年人均收入及4周患病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有影响。结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有正向影响;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我国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利用。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保险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042)~~
【分类号】:R197.1;F323.89;F842.684
【正文快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预防保健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2]。JOURNAL OF SH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翌秋;张兵;刘晓玲;;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2 范涛;曹乾;蒋露露;许珍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自评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2期
3 孟德锋;张兵;王翌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4期
4 解垩;;中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其与住院需求的关系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5 张柠;张春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影响的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维臻;万国伟;;“新农合”营销动因、路径与策略研究——非营利组织资源依赖视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范涛;曹乾;蒋露露;许珍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自评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2期
3 李湘君;王中华;林振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就医行为及健康的影响——基于不同收入层次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03期
4 徐慧丹;蒋远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阶段性绩效评议[J];人民论坛;2013年05期
5 章蓉;曹乾;路云;范涛;孙钰;陈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6 童岳嵩;董诗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制度的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张蕾;;个体医疗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8 李程跃;孙梅;吕军;冯学山;陈文;郝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结果简介[J];中国卫生资源;2013年02期
9 李华;俞卫;;政府卫生支出对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10 杨秀丽;杨擎天;孙行;尹宝华;;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及路径探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奎潮;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柴化敏;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险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鑫;浏阳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成年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陈首芳;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运行及效率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卞姗姗;社会整合:一项对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杨风雷;江苏省非从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评价与整合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5 魏晓盛;新农合对参保人医疗需求的扩大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汪莉;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实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张海涛;社区(农村)居民就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联灿;申曙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6期
2 王翌秋;张兵;刘晓玲;;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3 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4 翟景峰;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探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封进;余央央;;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6 王明慧;王亚冰;韩秀红;孙慧;陆广春;;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运行状况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孟德锋;张兵;王翌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4期
8 于晓媛;;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9 徐颖科;刘海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健康生产函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徐润龙;童峰;朱敏洁;曾国经;陈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斌;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广德;浅议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再构[J];中国卫生资源;2002年02期
2 程广德;浅议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再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04期
3 潘新花,郭永松,杨云贵,吴士良,张国伟;浙江省农村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2期
4 陈晓晨;;论国外预防保健服务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J];辽宁经济;2007年09期
5 许黎珊;;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03期
6 解垩;;中国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其与住院需求的关系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7 余央央;;城乡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8 吴夏秋;彭锦;宇文亚;尹爱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年11期
9 黄玉兰;开展科学评估 提高预防保健服务的质量与效益[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年10期
10 黄玉兰;开展科学评估提高预防保健服务的质量效益[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怀利;;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在疗养院中的实践与展望[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杰才;;借力文都底蕴 提炼传统精髓 着力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水平[A];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会议暨中医治未病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12年
3 彭俊宇;;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完善医院预防保健服务体系[A];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会议暨中医治未病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12年
4 吕颖;曹黎生;杨海波;;嘉定区马陆镇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分析[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文亚林;;基层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初探[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文亚林;;基层社会区预防保健工作初探[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介[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8 孙涛;;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 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点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孙涛;;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 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点思考[A];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三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宋康;;“治未病”工作的探索与实践[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五个必须[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 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 刘熙;全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N];云南日报;2013年
4 记者 王泽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记者 柴玉邋梁启成 黎甲文;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嘉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时间表[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淑景 朱乐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大有可为[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记者 徐亚静;应加快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任丽梅;中医将在预防保健服务上大展身手[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记者任丽梅;全国46家单位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试点[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新花;农村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菁;北京市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田京实;基于不同人群对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认知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孙晓生;广东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及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秦峰;济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调查与基本预防保健服务界定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凌丹丽;广东部分医院“治未病”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黄雪莹;广东省“治未病”试点单位服务现状的实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6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1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