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随机波动下的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投资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27 17:44

  本文选题:确定缴费计划养老金 切入点:CEV随机波动模型 出处:《天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备受关注。通过投资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但投资伴随着风险,因此需要寻找最优的投资策略。在实际的风险资产市场中,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的事件,像泡沫、灾难、金融危机等,都会对风险资产的收益和方差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风险资产(如股票)的收益和方差都是随机的。所以,在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和方差都是随机的条件下,对养老金计划的最优投资策略进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养老金实务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确定缴费计划养老金,在养老金基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条件下,研究使得期望财富最大的最优投资策略。在指数效用函数和幂效用函数下,,分别得到使得期望财富最大的最优投资策略,以及最大期望财富效用函数的显示解。 本文就风险资产服从于CEV模型、Heston模型与Stein-Stein模型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讨论,第三、四、五章分别研究了在以上三种随机波动率方程下的确定缴费型养老金计划的最优投资问题。通过求解目标函数所对应的HJB方程得到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值函数的明确表达式。
[Abstract]:Along with the global aging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the pension value, value-added concern. Through investment to achieve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the pension is a commonly used means. But with the investment ris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In the actual risk in the asset market, because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 events, like bubble, disaster, such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will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risk of asset return and varianc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risk of assets (such as stocks) the return and variance are random. So, in the retur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variance are random conditions of optimal investment the strategy of pension plans, either in theory or in practice, pens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 pension fund to invest in the riskless asset and risky asse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the largest expected wealth. In the exponential utility function and power utility function,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to get the expected wealth maximum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expected utility of wealth function display solutions.
In this paper, the risk of assets subject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the CEV model, Heston model and Stein-Stein model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ird, fourth, five chapter studies three kinds of stochastic volatility equation under the optimal investment problem contribution pension scheme was determined in the above. By solving the HJB equ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function to get a clear expression of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the optimal value fun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42.67;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飞,吴长凤;美国养老金计划及投资于共同基金市场的状况[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77期

2 杨燕绥;英国养老金入市监管的经验和借鉴[J];上海金融;2003年08期

3 李应臣;发债未必能救养老金[J];数字财富;2003年08期

4 毕晓方;美国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及其影响[J];中国工会财会;2004年04期

5 高建伟;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004年02期

6 张波,代金;随机固定给付下的养老金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年10期

7 姜永宏;隐性养老金债务处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特区经济;2005年06期

8 辛景贤;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现状与会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18期

9 沈炳伟;织好“安全网” 造福老百姓——美国养老金严重“赤字”引发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5年11期

10 杨燕绥;;养老金市场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子兰;;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2 诸艳霞;黄斌;;私营养老金计划发展与金融结构的演变[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穆怀中;;养老金调整指数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刘子兰;;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蒋岳祥;;国外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6 周成;刘子兰;;养老金计划、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龙云;美养老金“救生公司”落水难自保[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杨继勇;异彩纷呈的私人养老金计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3 杨继勇;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法律架构和监管框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杨继勇;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法律架构和监管框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杨继勇;英国养老金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概况[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杨继勇;英国养老金的投资风险与收益状况[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7 王峰;养老金“缩水”冲击华尔街[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王丽娟;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服务“三农”的创新之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9 胡继晔;美国的私营养老金及其保障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高志强邋张梦琳;加拿大养老金姓“公”还是姓“私”[N];中国保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初兵;连续时间下养老基金的最优化管理[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梅;英国的职业养老金计划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寿建;养老金相关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彭拥兵;我国转型期养老金基金监管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吴菲;中国养老金资产配置策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5 白学良;中国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发展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李盛恺;养老金资产耗尽风险的识别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郑哲;四川省养老金收支不平衡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周雪姣;我国养老金入市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欣玲;养老金计划、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梅瑞江;中国社会养老金入市的体制性制约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2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72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