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金融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对经济发展的持久作用。本文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阐述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比实现了创新,此外,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要适应金融资源承载力的需要,最后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
关键词: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资源论 金融承载力系统模型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金融界公认金融资源论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把金融看成是一种资源,这种认识超越了人们传统上对金融属性的认识,它改变了金融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传统地位,使金融跻身于经济学研究范畴之中。由于世界各国金融发达情况不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并不容易获得,可以看出金融资源是具有稀缺性特点的。金融的资源属性的确立,可以说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承认金融是一种资源,以此为理论起点进行研究,才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才能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金融理论的创新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活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该理论引发了传统资源观和传统金融观的根本性变革,具体表现在方法变革、理论创新和范式转换三个方面。
(一)方法变革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丰富了金融发展传统理论内容,,同时研究方法也进行了创新。金融分析的基本问题就是金融内生增长问题,获取答案的最好方法还是采用金融分析方法;在现代金融日益融入经济运行过程的当今世界,应将金融及其金融过程当作一个经济变量纳入到经济分析之中,进一步揭示金融及金融运行过程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二)理论创新
(三)范式转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就是强调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发展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均衡、有序与有效的持续发展,它提出了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比率的金融效率观,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 突出强调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三、金融资源承载力
而且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适应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5)虽然金融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但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方式应该适度,才能实现对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
它们通过不同的排列结合便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发展系统模型。
(一)量性发展主导系统
在金融发展格局中,若量性发展份额处于主导地位,就被称之为量性发展主导系统。其突出特点是量性发展过剩,质性发展不足。也就是说,量性发展份额对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影响越来越大, 最终使其在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占绝对优势。而质性份额却对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支持能力越来越弱,失去作用。因此,量性发展主导系统会逐渐膨胀而使金融业陷入量性扩张的恶性循环。
(二)质性发展主导系统
在金融发展格局中,若质性发展份额处于主导地位, 被称之为质性发展主导系统。质性发展主导系统对金融经济运行具有较强持续的支撑能力。由于质性发展份额大于量性发展份额, 其发展是以质量的发展为主要方向,因而会使得金融运行效率较高。因此,本系统不存在“质性发展过剩”问题,也不存在“量性发展不足” 问题。本系统会处于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之中。
(三)质—量性发展系统
参考文献
[1]沈军,白钦先.论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兼论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启示[J].经济评论,2012(5)
[2]唐斌,赵洁.银行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金融模式——从能效融资得到的启示[J].银行家,2011(1)
本文编号:17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