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7 22:2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务院共批准了11家行业单位实行行业统筹。按照当时要求,在江西参保的八个行业单位先后由省内各地,移交到所属行业参加本行业统筹。在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实行行业统筹,对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保障行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和行业职工队伍的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统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同一行政区域内行业企业与地方企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二是行业企业与地方企业养老保险负担轻重不一;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条块分割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要求11家实行行业统筹的单位按照“先移交后调整”的原则全部移交省级管理。移交江西省的有电力、铁道、邮电、交通、煤炭、金融、民航和有色八个行业26家单位。移交前八个行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各不相同,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相差悬殊。按照国务院规定,2001年江西省出台了赣劳社养[2001]13号文,统一了行业计发办法,办法中设立了五年过渡期,保证了行业计发办法向全省...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难点
        1.3.1 创新点
        1.3.2 难点及解决措施
第2章 基本养老保险理论基础
    2.1 基本养老保险概念与性质
    2.2 国内外基本养老保险理论
        2.2.1 国外基本养老保险理论
        2.2.2 国内基本养老保险理论
    2.3 国外基本养老金计发模式与特点
    2.4 国内基本养老金计发模式与特点
        2.4.1 基本养老金计发模式由单一模式走向统账结合
        2.4.2 基本养老金计发模式由统账结合走向统账分离
        2.4.3 三种养老金的计发特点
第3章 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及实施情况
    3.1 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政策演变过程
        3.1.1 行业移交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3.1.2 行业移交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3.2 现行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主要内容
        3.2.1 现计发办法中各部分养老金的计算
        3.2.2 现计发办法中本人月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的计算
        3.2.3 现计发办法经历的几个阶段
    3.3 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施
        3.3.1 江西省行业2009年退休人员基本情况
        3.3.2 现办法低于原办法的主要原因
        3.3.3 现办法与原办法各项养老金的比较
第4章 江西省现有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效果评价
    4.1 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效果定量分析
        4.1.1 现办法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4.1.2 平均工资增长率与个人账户记账率对替代率的影响
        4.1.3 过渡期支付比例的设定对养老金的影响
    4.2 影响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的主要因素
        4.2.1 职工个人账户的建立时间对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影响
        4.2.2 缴费年限对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影响
        4.2.3 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对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影响
        4.2.4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对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影响
    4.3 江西省行业实施基本养老金计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现办法与原办法的过渡衔接问题
        4.3.2 行业间过渡性养老金差距问题
        4.3.3 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对计发水平影响程度问题
        4.3.4 缴费工资指数按年度取值问题
第5章 完善江西省行业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对策
    5.1 合理解决现办法与原办法的过渡衔接
    5.2 合理解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计发水平的影响
    5.3 合理解决代际间不公平的问题
    5.4 合理缩小江西省行业过渡性养老金的差距
    5.5 合理设定缴费工资指数的取值
    5.6 合理调整计发办法关联指标
    5.7 合理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养老金“多支柱”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 李连芬,刘德伟.  财经科学. 2011(03)
[2]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保持必要弹性[J]. 张瑞书,王云峰.  中国社会保障. 2011(01)
[3]养老保险改革:普惠与公平呼声并行[J]. 夏波光.  中国社会保障. 2011(01)
[4]现行养老金计发制度路径研究[J]. 刘晓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1)
[5]21世纪西欧国家养老金改革述评[J]. 杨娟.  公共管理学报. 2009(04)
[6]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能力分析——来自三种模拟条件的测算[J]. 于洪,钟和卿.  财经研究. 2009(09)
[7]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工资增长影响的分析[J]. 杨俊,龚六堂.  财经问题研究. 2009(05)
[8]澳大利亚养老金制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李晓卉.  大众商务. 2009(08)
[9]改革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浅析[J]. 韩继跃.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10]瑞典养老金改革:反思及借鉴[J]. 成新轩.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博士论文
[1]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 徐宏伟.中共中央党校 2009
[2]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完善[D]. 张海波.南开大学 2009
[3]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 陈之楚.天津财经大学 2008
[4]养老金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完善的互动[D]. 张健.上海交通大学 2008
[5]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 邹德新.辽宁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演变与完善[D]. 张建义.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0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410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