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后福岛时代我国核风险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00:10

  本文关键词:后福岛时代我国核风险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核能作为人类社会的重大成就被和平开发利用时,人们一直非常重视其开发利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却仍不能完全排除其潜在风险。由于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损害赔偿责任未借助商业保险机制予以分散,使得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肩负了沉重的公众损害赔偿负担。此事故使广大投保人开始反省,当发生核泄漏及核污染等大规模损失时,保险公司是否会能对其进行赔偿。由于核事故对第三方损害巨大,核风险只能通过特殊的核责任保险市场进行分散,如美国强制性要求核电营运商购买第三方责任保险,特别是潜在危险较大的核电站;日本则要求核营运人承担全部责任,政府签订核事故赔偿补偿协议和核事故赔偿责任保险;在中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是核电站营运人对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承保机构不是常规的、单一的保险机构,而是由20多家保险公司共同组成的核保险共同体制度。根据《核电长期规划》在“十三五”完善核电安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我国原子能法的配套立法工作刻不容缓。鉴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和日益发展迅速的核电事业,对于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核第三方责任保险是保险人对因核事故而导致生命与财产遭受损害的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类型。本文以保险的大数定律、外部性理论、保险市场营运理论、科斯定理作为理论基础,以福岛核事故发生对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影响为契机,采用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上的先进经验,试图构建中国的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首先从保险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两方面对核第三方责任保险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核第三方责任保险是具有正外部性的,无论交易成本是否为零,无论权利界定给被保险人,还是是权利界定给保险人,都不会影响权利的最优配置。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责任保险开始呈现风险多样性且损害赔偿范围扩大的特点,另外环境损害赔偿开始纳入到核损害赔付体系中。借鉴国外的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经验,对我国核责任保险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后,结合我国的特色国情,以将重大自然灾害纳入核第三方责任范围建立我国承保范围制度、以国际公约规定保险费用及赔偿金额制度、以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确定索赔时效制度、保险公司参与风险管理制度、针对承保模式单一提出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共保与自保共分担的多样化承保模式等构建出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具体制度体系。本文的特色在于从保险大数法则、政府干预机制与外部性、保险市场运营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四个方面对核第三方责任保险进行分析,寻求能够支撑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的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核风险 核第三方责任保险 损害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F426.23;F426.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4-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基本思路与基本研究方法16-20
  • 第2章 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基本理论20-28
  • 2.1 风险管理与保险20-21
  • 2.2 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概念21-22
  • 2.3 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特征22-24
  • 2.3.1 核事故后果严重,赔偿金额巨大22-23
  • 2.3.2 政府承担“最后保障者”角色23
  • 2.3.3 分散核营运人的风险,,保障第三方受害人利益23-24
  • 2.3.4 相比其他财务保障费用较低24
  • 2.4 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经济学分析24-28
  • 2.4.1 保险的大数定律24-25
  • 2.4.2 政府干预机制与外部性25-26
  • 2.4.3 保险市场运营理论26-27
  • 2.4.4 科斯定理27-28
  • 第3章 福岛核事故对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影响28-30
  • 3.1 核风险呈现复杂性、多样性28-29
  • 3.2 事故损失严重,保险赔偿巨大29
  • 3.3 保险赔偿范围扩大到环境损害领域29-30
  • 第4章 国外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0-36
  • 4.1 国外关于建立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经验30-33
  • 4.1.1 国际核责任公约30-31
  • 4.1.2 美国的第三方核责任保险制度31
  • 4.1.3 日本的第三方核责任保险制度31-32
  • 4.1.4 欧洲国家的第三方核责任保险制度32-33
  • 4.2 对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启示33-36
  • 4.2.1 推进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立法工作33-34
  • 4.2.2 建立核第三方责任保险体系34-35
  • 4.2.3 保险运作模式的多样性35-36
  • 第5章 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36-42
  • 5.1 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36-37
  • 5.2 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问题分析37-42
  • 5.2.1 保险能力有限37-38
  • 5.2.2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38-39
  • 5.2.3 核责任保险体系不够完善39
  • 5.2.4 核电承保模式单一39-42
  • 第6章 我国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构建42-52
  • 6.1 构建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42-44
  • 6.2 构建核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44-45
  • 6.3 构建核第三方责任保险的具体制度45-52
  • 6.3.1 承保范围45-46
  • 6.3.2 保险费率与赔偿金额46-47
  • 6.3.3 索赔时效47-48
  • 6.3.4 保险公司参与风险管理48-49
  • 6.3.5 多样化承保模式49-50
  • 6.3.6 国际再保险与保险联营50-51
  • 6.3.7 责任豁免51-52
  • 结语52-54
  • 致谢54-56
  • 参考文献56-60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海涛;;完善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J];水运管理;2009年06期

2 汪良花;汪火良;何宇林;;论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中的保险人代位权[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3 曾耀传;许春桥;;浅谈电梯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年02期

4 李永钧;;中国车险结构向责任险转换[J];汽车与配件;2005年05期

5 卢一凡 ,杨晓帆;浅谈工程监理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J];长江建设;2002年Z1期

6 郏丙贵;刘盈;;《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草案)》中的责任保险制度[J];集装箱化;2007年05期

7 齐锡晶,李立新,魏国龙;关于建立工程监理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的研究[J];建筑;2003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铭来;吕岩;;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为例[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2 李闽;;浅谈地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赛;蓝楠;;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詹洪波;王成元;;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施方式的探讨[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丁智敏;;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王育才;彭刚红;;构建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范婷婷;;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及完善[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国炜;;日本医师会医师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介评[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UBN记者 郭安丽;王鸣: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2 卢晓平;北京高校有望纳入“责任保险制度体系”[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任松筠;我省启动校方责任保险制度[N];新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富强;再系一道“保险绳”[N];广西政协报;2007年

5 记者李明慧;校方责任保险制度将实施[N];哈密报(汉);2008年

6 记者 张宝敏;天津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初澈;论我国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N];中国保险报;2010年

8 张金祥 宝尔;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推行责任保险制度[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9 记者 丁开艳;北京将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N];北京商报;2011年

10 记者 黄蕾;上海研究建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制度[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我国校园责任保险制度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郭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3 宋曼琳;后福岛时代我国核风险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4 张文静;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胡慧芬;强制性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于佳溢;我国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7 刘晨;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肖萌菊;我国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曹超;我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王婷;论我国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后福岛时代我国核风险第三方责任保险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488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