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0:14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效应 净转移额 内部收益率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而且人口老龄化也使得养老金支付压力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研究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不仅能够为改进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政策参考,而且对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养老保险及收入再分配相关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相关研究,选取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为指标,构建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模型,并设定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其次,对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并与上海市、贵州省的作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当前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着低收入人群真实缴费率偏高、企业缴费率较高、养老金替代率较低,整体收入再分配效应较弱等问题。再次,设计了不同的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中缴费上下限、企业缴费率、退休年龄等因素对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最后,结合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方案,提出适当降低缴费下限、调整企业缴费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效应 净转移额 内部收益率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2
  • 1.1 研究背景16
  • 1.2 研究现状16-1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9-20
  • 1.3.1 研究目的19
  • 1.3.2 研究意义19-20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0-22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研究方法20-22
  • 第二章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相关理论概述22-32
  • 2.1 养老保险相关概念22-24
  • 2.1.1 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22
  • 2.1.2 基础养老保险金及养老保险金22-23
  • 2.1.3 参保率、替代率和缴费水平23-24
  • 2.1.4 内部收益率和净转移额24
  • 2.2 收入再分配的相关概念24-26
  • 2.2.1 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涵义24-25
  • 2.2.2 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25
  • 2.2.3 养老保险的代际与代内收入再分配25
  • 2.2.4 再分配效应与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25-26
  • 2.3 养老保险的基本理论26-29
  • 2.3.1 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26
  • 2.3.2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26-28
  • 2.3.3 养老保险的给付模式28
  • 2.3.4 养老保险的统筹模式28-29
  • 2.4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理论29-32
  • 2.4.1 生命周期假说及世代交叠模型29-30
  • 2.4.2 代际收入再分配理论30
  • 2.4.3 代内收入再分配理论30-32
  • 第三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模型32-37
  • 3.1 模型的建立32-34
  • 3.1.1 测算思路32
  • 3.1.2 指标选择32
  • 3.1.3 具体模型32-34
  • 3.2 参数设定及测算过程说明34-37
  • 3.2.1 参数设定34-36
  • 3.2.2 测算过程36-37
  • 第四章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及分析37-57
  • 4.1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况37-43
  • 4.1.1 发展历程37-39
  • 4.1.2 主要指标39-43
  • 4.2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43-48
  • 4.2.1 按参保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测算(测算方式Ⅰ)43-45
  • 4.2.2 按不同行业工资收入水平测算(测算方式Ⅱ)45-48
  • 4.3 安徽省与上海市及贵州省的比较48-56
  • 4.3.1 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48-51
  • 4.3.2 贵州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51-54
  • 4.3.3 对比分析54-56
  • 4.4 结论56-57
  • 第五章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及其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57-73
  • 5.1 改革思路57
  • 5.2 改革方案57-58
  • 5.2.1 具体方案57-58
  • 5.2.2 相关说明58
  • 5.3 改革方案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58-71
  • 5.3.1 方案Ⅰ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58-60
  • 5.3.2 方案Ⅱ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60-62
  • 5.3.3 方案Ⅲ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62-65
  • 5.3.4 方案Ⅳ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65-67
  • 5.3.5 方案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67-69
  • 5.3.6 方案Ⅵ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69-71
  • 5.4 政策建议71-7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3-74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73
  • 6.2 本文的不足73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73-74
  • 参考文献74-77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又莲;关于城市养老保险社会化体系的构想[J];经济论坛;2000年07期

2 车同侠;养老保险筹资如何走出困境[J];经济论坛;2000年21期

3 王小顺;采取多种措施筹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J];中国劳动;2000年06期

4 浩平;“挂靠关系”“扣人不放”情况下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的保障[J];中国劳动;2000年09期

5 路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消除职工顾虑[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6 ;石麟镇村干部养老保险有新招[J];四川财政;2000年01期

7 王继,任保平;国有小企业资产重组中职工的养老保险[J];社会;2000年11期

8 张峰伟,罗林辉;开征社会养老保险税势在必行[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雪白;养老保险随意不得[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1期

10 路婷 ,马杰;怎一个“欠”字了得——养老保险欠费现象追问(下)[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侯文若;;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4 高明;;《自由译者之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新;;辽宁优秀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林子利;;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和管理[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丁忠云;王云昌;;养老保险基金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学军;努力构建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N];朔州日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 李芹;养老保险基金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姚志伟;养老保险扩面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04年

4 ;新的《养老保险条例》新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龚光敏;养老保险保障安度晚年[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曦;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险[N];运城日报;2005年

7 马璐瑶;养老保险需专业化经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9001人[N];安康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胡定升 覃彬;白河为在外务工农民办理养老保险[N];安康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敲响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钟声[N];安康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677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77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