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绩效 替代率 DEA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和复杂,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入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的绩效也就成为了学者们和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不断的研究和改革,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基本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但仍然存在一些效率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然而在目前的社会保障相关研究中,专门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不够丰富,并且很多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局限于定性分析。因此对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绩效为研究的切入点,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PCA-DEA模型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对社会保障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搜集和梳理;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内容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介绍了政府绩效相关概念以及主要的绩效评价方法,以期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其次,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以及行政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收集了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24个代表省份以及全国的相关指标数据,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6个指标进行降维,得到了3个输入指标和5个输出指标。在计算新数据后,运用数据包络法对25个决策单元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第三部分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多途径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压力、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长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绩效 替代率 DEA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3-14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4-16
- 1.3.1 研究的内容14
- 1.3.2 研究的方法14-15
- 1.3.3 研究的创新点15-16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6-25
- 2.1 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及意义16-20
- 2.1.1 养老保险制度概念的界定16-17
- 2.1.2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17
- 2.1.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17-20
- 2.2 政府绩效及政府绩效评估20-22
- 2.3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绩效评价方法介绍22-25
- 第3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模型构建25-34
- 3.1 基于PCA-DEA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模型构建25-28
- 3.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25-28
- 3.1.2 基于数据包络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估模型构建28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31
- 3.2.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28-29
- 3.2.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9
- 3.2.3 构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9-31
- 3.3 对指标体系部分名词的解释说明31-34
- 3.3.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GDP的比例31-32
- 3.3.2 养老金替代率32
- 3.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系数32
- 3.3.4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地区财政支出的比例32-34
- 第4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绩效评价34-49
- 4.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34-37
- 4.2 数据来源与选取37
- 4.3 主成分分析37-41
- 4.4 数据包络分析41-43
- 4.5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43-45
- 4.6 政策建议45-49
- 4.6.1 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45-46
- 4.6.2 多途径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压力46-47
- 4.6.3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47
- 4.6.4 建立长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绩效考核机制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养老保险将全面覆盖[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胡燕,黄余国,贾华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看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陈建忠;沪企业注册须办养老保险登记[J];两岸关系;2000年10期
4 郝志中;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须规范[J];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11期
5 黄文炎;建立我国农村杜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张居贵;实现养老保险困难在哪里?[J];中州审计;2000年10期
7 刘克锦;养老保险为何玩不转[J];经济月刊;2000年08期
8 王治;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0年02期
9 ;英国:人人参加养老保险[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7期
10 方毓棠;积极稳妥推进私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何文炯;金皓;尹海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5 叶汉雄;;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问题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詹群力;;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德新;;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廖文根;;“2010两会调查”:“养老保险”最受关注[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9 宋雅静;;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0 刘胜军;;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民;强卫: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是趋势[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张晶邋聂志良;龙南3000多农民参加养老保险[N];江西日报;2007年
3 李大洪;养老保险的法律途径[N];辽宁日报;2007年
4 王更;全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成效显著[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高丽;以人为本是做好养老保险的根基[N];延安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我市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征缴联席会议制度[N];菏泽日报;2008年
7 张志芳;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提前实现“过半”目标[N];张家界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春昌;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召开[N];天水日报;2008年
9 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乔凤春 王艳丽;巴林左旗 1.72万名在职职工享受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张俊德;我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N];张掖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胡劲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戚晓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爱华;基于领取系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转续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龙腾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毅;养老保险购买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李姗;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养老保险影响劳动者工作流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刘勇;法文化视野中的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崔燕;中日养老保险制度的法社会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8年
5 姚艮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
6 杨洋;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王媛;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学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崔婕;关于统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颜志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9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4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