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1:34

  本文关键词: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七师 退耕还林 政策实施 调查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为了有效提高兵团森林覆盖率,改善兵团生态、生活、生产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第七师党委高度重视生态林网体系建设,不断增加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比重,积极争取国家、兵团林业项目支持,借助一切“外力”,深挖自身“潜力”,一方面加强60.8万亩重点公益林、17.7万亩退耕还林及26万亩“三北”工程管护力度,另一方面利用政策推动,大力开展林权改制,通过“两手”同步推进林网体系建设进程,进一步使林地使用率提高,林地资源得到保护并持续稳定增长,林业后续产业发展有序进行,也为新疆、兵团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对第七师退耕还林发展现状分析发现,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补偿政策不尽合理,林地相关法制建设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2)行为主体的文化层次低,对退耕还林的认知不清,参与度低下;由于林权国有,缺乏看护责任心;林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比较优势不明显,非法改变林地性质的行为时有发生。(3)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规划设计滞后。(4)林业产业发展缓慢,林业比较收益不明显,林业产业链条过于简单,无法调动退耕职工的积极性。(5)林地保护不当,林地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监管体系不健全等等。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本文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和规划的策略。以政策做先导,保障退耕公平与效率。在政策方针上科学而全面体现退耕职工安置保障的细则、做法和范畴,在宏观和强制性上来规范退耕职工的安置补偿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均衡发展;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移民。二是解决职工自身存在问题的策略。加强宣传,提高职工对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生存技能;加强帮扶性服务工作,促进退耕职工再就业,并加强对退耕职工的社会关怀。三是创新工程管理及实施的策略。理顺机构落实责任;依靠科技保证工程质量;争取资金作好管护。四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强合作,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改变思路,走林业多元化发展之路。本文的创新在于结合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落实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兵团、北疆师局的先进经验,以及本人十多年从事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从破解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落实不到位,思路不清晰,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视角,建设性提出进一步加快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推动后续产业发展的的建议,为兵团以及北疆各师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七师 退耕还林 政策实施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相关研究现状11-16
  • 1.2.1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演进研究11-12
  • 1.2.2 退耕还林工程中农民参与性研究12-13
  • 1.2.3 退耕还林工程中补偿问题研究13-14
  • 1.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生态效益研究14
  • 1.2.5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社会效益研究14-15
  • 1.2.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经济效益研究15-16
  • 1.2.7 研究评述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概述19-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林地19
  • 2.1.2 退耕还林19-20
  • 2.2 理论依据20-23
  • 2.2.1 公共产品理论20
  • 2.2.2 外部性理论20-21
  • 2.2.3 林地保护利用21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1-23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23-28
  • 3.1 研究区概况23-24
  • 3.1.1 自然地理概况23
  • 3.1.2 社会经济概况23-24
  • 3.2 退耕还林工程现状24-26
  • 3.2.1 第七师退耕还林现状24
  • 3.2.2 第七师林地建设特点24-25
  • 3.2.3 第七师林地保护现状25-26
  • 3.3 第七师工程管理现状26
  • 3.4 七师林地保护利用的重点、难点26-28
  • 第4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概况28-34
  • 4.1 农户调查原理28-30
  • 4.1.1 样本团场与样本连队的选择28
  • 4.1.2 样本职工的选择28-29
  • 4.1.3 调查实施情况29
  • 4.1.4 被调查职工基本情况29-30
  • 4.2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结果分析30-34
  • 4.2.1 职工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分析30-31
  • 4.2.2 职工对退耕补偿安置满意度评价31-33
  • 4.2.3 退耕还林政策对职工收入影响评价33-34
  • 第5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38
  • 5.1 政策支持不足34-35
  • 5.1.1 补偿标准不尽合理34
  • 5.1.2 林地相关法制建设不健全34
  • 5.1.3 配套政策不完善34-35
  • 5.2 职工认识水平不够35-36
  • 5.2.1 认识不清,参与度低下35
  • 5.2.2 国有林地补贴的标准较低,缺乏管护责任心35
  • 5.2.3 非法改变林地用途现象屡屡发生35-36
  • 5.3 工程管理存在问题36
  • 5.3.1 工程建设资金不足36
  • 5.3.2 规划设计滞后36
  • 5.4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36-37
  • 5.5 林地保护不当37-38
  • 5.5.1 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37
  • 5.5.2 林地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37
  • 5.5.3 林地监管体系不健全,,违法处罚威慑力不足37-38
  • 第6章 第七师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对策建议38-42
  • 6.1 完善政策制定与规划设计38-39
  • 6.1.1 调整完善有关政策38
  • 6.1.2 科学制定林地利用规划38-39
  • 6.1.3 建立林地生态价值补偿机制39
  • 6.2 解决职工自身存在的问题39-40
  • 6.2.1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39-40
  • 6.2.2 转变职工传统观念,提升职工劳动技能40
  • 6.3 创新工程管理40-41
  • 6.3.1 强化林地林权管理40
  • 6.3.2 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40
  • 6.3.3 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40-41
  • 6.4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41-42
  • 第7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1 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46-48
  • 附录2 访谈提纲48-49
  • 致谢49-50
  • 作者简介50-51
  • 导师评阅表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摘要)[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9期

2 谢俊奇;保持退耕还林政策的稳定性[J];今日国土;2004年10期

3 刘定华;;对坚持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4年08期

4 王治海;;退耕还林政策变迁探析[J];生态经济;2006年03期

5 焦德泉;李_g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述评[J];中国林业;2006年11期

6 张永凯;;退耕还林与相关产业的联系——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6年15期

7 耿育;;治理转型背景下的退耕还林政策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8 乔明曰;王海金;;退耕还林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税;2006年09期

9 刘志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林业;2007年02期

10 ;国务院发出通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震;;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经验和问题[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2 谢俊奇;;保持退耕还林政策的稳定性[A];中国退耕还林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宋新伟;路桃妮;王晓飞;;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董捷;陆红生;;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湖北省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勇;林震;;退耕还林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治[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6 翟文侠;黄贤金;;区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分析与预测研究——以江西省梅林镇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7 刘璨;张巍;;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8 褚利明;刘克勇;张国明;丁国光;;退耕还林政策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9 郭亚军;姚顺波;;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县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坤;退耕还林政策引发热烈讨论[N];西部时报;2012年

2 记者 龙华;退耕还林政策调研组到我市调研[N];毕节日报;2013年

3 记者彭俊;四川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不打折扣[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通讯员 ;2005年全州退耕还林政策兑现[N];阿坝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王海波;白河严格兑现退耕还林政策[N];安康日报;2006年

6 石志勇 蔡玉高;退耕还林政策期限过短不利发挥生态经济作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记者 张漫宇 通讯员 熊静;贵州抓紧落实完善退耕还林政策[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胥思明 何永泰;退耕还林政策 让农民由毁林人变成护林人[N];南充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赵才凤;退耕还林政策惠及托里乡杞农[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徐补生;用好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N];山西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诚;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卉;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爱民;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贾卫国;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郗静;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亮亮;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难题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金东;甘肃省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和实证[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先斌;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张单;基于水土保持效益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新成;新疆兵团第七师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仰协;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永平;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政策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谷伟伟;政策终结与政策更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党晶晶;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汪锋;农户利益视角下的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3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03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