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8:24

  本文关键词: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与实证研究 出处:《江苏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选择性产业转移 技术创新 区际协同 演化博弈 协同度


【摘要】:近年来,为应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资源环境压力不断上升和中西部发展中地区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的困境,部分产业开始探索境内区际产业转移,例如江苏昆山笔记本产业大规模向重庆迁移和富士康工厂离开深圳北迁西移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正全面展开,这类产业转移现象日益普遍且凸显出部分产业环节的选择性转移的特征(选择性产业转移)。为规范并有效引导这类产业转移,国家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并在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协同创新”的理念,至此如何健康有序的推动境内选择性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际选择性产业转移不仅有助于在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关联,而且有助于形成紧密的技术关联,促使两地间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技术创新协同由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而来,一旦形成又将成为决定两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因此,如何揭示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的内在机理并实证性验证,这成为本研究的核心命题。首先,本研究对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相关主要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梳理,进一步界定清晰本研究中各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夯实本研究的选题基础。以我国四大经济区产业转出与承接的实践为切入点,借助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判断四大经济区域间产业转移现状、动力机制及基本特征,分析在区际选择性产业转移视角下区际技术创新演化路径,从区际技术创新的要素与主体等角度探讨两者间的协同性。进而归纳总结出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所面临的主体零星化、方式单一化、成果低效化、网络离散化等主要问题,从承接地技术协同基础、转出地技术溢出动力、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等角度探讨制约区际技术创新协同主要瓶颈。其次,以“概念模型—数理模型—实证模型”交互验证的方式论证了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选择性产业转移中产业承接地与产业转出地技术创新的基本差异及特征所在,即产业转出地主要从事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产业承接地主要从事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以工艺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并构造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的概念模型。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具有选择性产业转移关系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的数理模型,系统分析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均衡策略。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建立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具有选择性产业转移关系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的实证模型,构建具有选择性产业转移关系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以高技术产业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发展中地区选择性转移为例,借助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东、中、西三地技术创新子系统各序参量的值,并计算东部地区分别与中部、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协同度。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的研究结论调研的直观感觉,从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不同主体的角度提出选择性产业转移背景下促进区际技术创新协同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essure in the 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 weak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 some industries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transfer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n China .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mpirical test , the paper combines the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of inter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terprises , governments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燕;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2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3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4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5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6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8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9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苏月;选择性产业转移引致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机理与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2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任劭U,

本文编号:139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9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