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要素收益提高与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 城市发展方式 产业升级 要素收益 粗放经营模式 出处:《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要素收益,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因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便宜且科技水平较低,我国形成了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微观上企业运营形成了"粗放经营模式"及对其的路径依赖。根据产业的技术水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市场竞争等影响不同产业升级难易的因素,我们可以确定先服务业后制造业、有步骤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并建立服务业升级带动制造业升级的机制,推动所有产业实现升级。
[Abstract]:Industrial upgrading can improve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factor income, thu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new urbaniz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upply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s sufficient, the price is cheap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low. China has formed an extensive urbanization model, and micro-enterprise operation has formed an "extensive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path dependence.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e consumer's purchase will, Market competi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fficulty of upgrading different industries, we can determine the path of gradual industrial upgrading, step by step,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y upgrading the service industr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all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背景下北京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研究”(14JGB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1.3;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洲21世纪的城市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2 ;中国城科会召开“西部开发与城市发展”座谈会[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3期
3 高全明;舞活规划龙头 促进城市发展[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4 ;亚洲21世纪的城市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杨重光;特色和误区——对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思考[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14期
6 林毅夫;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发展[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5期
7 杜世成;城市发展更多的应由市场来推动[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6期
8 陈榕生;;福建省制定城市发展和城镇化专项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22期
9 茅于轼;;城市发展的动力[J];中国报道;2002年04期
10 ;城市发展要重视“气”和“神”[J];前进;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附录2:2011年北京有关城市发展政策法规文件要目[A];当代北京城市发展2012[C];2011年
2 杨爱民;;石家庄市城市发展崛起的缘由[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朱铁臻;;后奥运时代北京国际化城市发展[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凤霞;曹艳英;王海鹏;;城市休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洪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6 文国玮;;新形势下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新思路[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7 黄光宇;;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8 陈为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市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9 唐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思洁;陈忠暖;朱孟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意 郑向鹏 杨丽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提升城市发展质量[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城市发展要有新理念[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科学谋划城市发展[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记者 王龙;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城市发展好处[N];安阳日报;2012年
5 记者 谭秋明 通讯员 余洋;学习兄弟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 全面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N];广州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杜在桂;改革开放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N];大连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余小乔;转型,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N];蚌埠日报;2012年
8 张哲 编译;“城市中的冲突”项目探析“问题”城市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刘文嘉;雾霾天气警示城市发展之忧[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司建楠;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成立[N];中国工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挺;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D];重庆大学;2015年
2 谢洪伟;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希胜;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贺小桐;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邵强;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柏益尧;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04年
9 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润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良;我国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邬华强;江西省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于洋洋;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与评价—选取30个省会城市为样本[D];兰州大学;2015年
4 樊桂苹;开封与郑州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张陶钧;智慧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鹏;城市发展中房屋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皓天;安徽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长城;苏州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9 李晓英;智慧城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及政策建议[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叶晓陶;房地产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7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1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