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关村与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01:19

  本文关键词: 中关村 滨海新区 新兴产业 协同创新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京津冀一体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性和战略发展潜力,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内生化的必然选择,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研究站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比较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发展基础等,提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通过总结京津两地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和学校之间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现状,总结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现有模式并构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构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创新协同度指标体系,以协同学中的序参量原理为理论基础,构建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来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程度,并通过带入中关村和滨海新区的数据,计算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各自的新兴产业创新协同度,引入产业间协同度计算方法,计算出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复合系统之间的创新协同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从区域合作、制度机制建设等角度,对中关村和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has once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ve remarkab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 to upgrade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endogenous biochemistry of economic growth.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is paper stands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By comparing Zhongguancu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with Binhai New are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feasibilit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Zhongguancu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Binhai New are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s put forward. By summing up the status quo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nd schoo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mode of innov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i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constructs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and consummat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new industries i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By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 synergy of new industries i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rder parameter in Synerget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order degree model of subsystems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synerg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data brought into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the innovation synergy of new industries i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is calculated,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ter-industry synergy is introduced. The innovation synergy betwee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is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ome feasibl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nnovation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in Zhongguancun and Binhai New area.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展鲜花茶前景看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2 高天;铝轮廈正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J];铝加工;2004年05期

3 周良洛;;以新兴产业来激发地区创造活力[J];前线;2006年12期

4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8期

5 ;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之魂[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09期

6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领导、专家“把脉”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5期

8 潘利;;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选准突破口[J];广东经济;2010年06期

9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新湘评论;2010年11期

10 ;连云港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J];江苏建材;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浙;;加快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影;贝绍军;赵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赵瑾璐;李梓伊;;北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刃刚;;河北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意义、条件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春东;张露露;;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延年;;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小波;;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学仁;范益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娟;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N];大庆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3 童海华;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花新年绽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时飞;新兴产业撬动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王晓明;刘峰:新兴产业是否过剩,资本会自行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郑英;市政协举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政情交流会[N];江阴日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国际视野[N];南方日报;2010年

9 中山大学教授 王s,

本文编号:1532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32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