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19:37

  本文选题:产业关联 切入点:复杂网络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OECD的相关数据构造了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展示了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的演变格局,计算和比较了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模型拓扑特征的变化。通过计算与比较发现: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的整体布局演变呈现出稀疏化的进程,网络的平均度和聚类系数的变化呈现出"W"形变化过程,平均路径长度和最大直径演变经历了"M"形变化过程;中国经济总量水平正向影响网络中节点平均度,市场化程度正向影响网络中节点距离,经济外向型水平的提升对于产业关联网络的聚类系数具有负向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对策性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OECD,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China's industrial association network, and shows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China's industrial associ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compares the changes of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related network model in China.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industrial related network in China shows the process of thinning. The change of average degree and clustering coefficient of the network shows a "W" shape change process,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and the maximum diameter change through the "M" shape change process, the level of total economic volume in China positively affects the node average degree in the network.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positively affects the distance of nodes in the network,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extroversion level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lustering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related networks. In view of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it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首都发展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研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编辑部;
【分类号】: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茂;;北京产业关联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2 刘蔡顺;孔刘柳;;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年23期

3 乔红芳;沈利生;;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再估算:1978-2011年[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4 侯明;王茂军;;北京市产业网络结构的复杂性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5 邢李志;;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网络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6 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7 曾学文;施发启;赵少钦;董晓宇;;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刚;郭敏;;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及其性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年02期

9 方爱丽;高齐圣;张嗣瀛;;投入产出关联网络模型及其统计属性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9期

10 张许杰;刘刚;;基于复杂网络的英国产业结构网络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雪春;王茂军;;区域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分析——以四川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民;王强;董洁芳;;新疆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其经济增长源泉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7年04期

2 杨旭;田艳慧;郝翌;张伊珍;;测算我国技术进步率及其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3 李茂;;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演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韩勇;李茂;赵勇;;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5 李黎明;陈明媛;;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7年04期

6 成力为;郭园园;;TPP规则下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J];科研管理;2017年S1期

7 秦国伟;沙海江;狄桂英;周晨颖;吴成亮;;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17年04期

8 马轶群;任媛;;中国人口老龄化冲击下出生率变动的经济效果[J];人口与经济;2017年02期

9 朱金生;朱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增长——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分行业实证检验[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10 白伟东;;全要素生产率对甘肃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甘肃金融;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升;谷伟凤;胡岗;弭元元;;Network dynamics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topology and coupling structure in excitable complex networks[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10期

2 侯明;王茂军;;北京市产业网络结构的复杂性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3 王茂军;柴箐;;北京市产业网络结构特征与调节效应[J];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4 蔡f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钱雪亚;;人力资本水平统计估算[J];统计研究;2012年08期

6 柏培文;;全国及省际人力资本水平存量估算[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8 赵炳新;尹,

本文编号:1567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67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