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耦合特征
本文选题:工业生产空间 切入点:工业产业结构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通过引入工业生产空间综合变动系数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分析转型期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运用耦合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珠三角的工业生产空间整体呈核心向边缘扩张的态势,且边缘地区的工业生产空间变动程度大于核心地区。2)转型期以来珠三角的工业产业结构整体有所优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的优化整合程度较高,并注重发展质量和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的工业增长以资源型和高污染产业为主。3)虽然珠三角边缘地区工业生产空间变动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数值上高于核心地区,但这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耦合和低质量的发展方式。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不应仅关注"量"的增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升。
[Abstract]:The change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were analyzed by introducing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and the industr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dex,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was evaluated by coupling model.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expanding from the core to the edge, and the change degree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in the edge area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re region. 2) since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been optimized.The degree of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cities with higher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is higher, and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e emphasized;Industrial growth in low-industrialized cities is dominated by resource-based and highly polluting industries. (3) although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change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marginal area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e regions,But this is only a low level of coupling and low-quality development.In the futur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growth of quantity, but also to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78)资助
【分类号】: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斌秀,刘俊杰,陈蕾;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1年03期
2 敬然;吉林与江苏工业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3 伦蕊;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基本测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我省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年01期
5 胡晓登;;在调整产权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中提高“工业强省”质量[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徐清华;轻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可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J];经济工作通讯;1996年18期
7 邹志强;对调整粮办工业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1998年04期
8 姚小远;提升上海工业产业结构水平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9 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课题组;湖南工业经济效益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10 王庆,李素兰;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牟永铭;罗丹波;;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李柏洲;;技术创新是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因[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捍勇;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N];陕西科技报;2009年
2 记者 李爽;首府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何俊坪;霍州市着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临汾日报;2008年
4 记者 武勇君;前旗将进一步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5 通讯员;东乌旗优化工业产业层次[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6 吴津 记者 李春文;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工业增长极[N];泸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曾翠 肖靓;跨界破界 加快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N];丽水日报;2014年
8 符自牧 记者 孟庆华;政策帮活 项目推进 结构优化[N];鸡西日报;2012年
9 记者 白诚颖;澄江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N];玉溪日报;2014年
10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 刘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工业优化发展[N];南京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永;江苏省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2 郑伟霞;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及评判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晶;辽宁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邓姣;发展环保服务业对中国工业产业绿色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胡蕾;广西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丽英;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7 范敏;东台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熊国良;“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华见;南京工业发展的时空二维分析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王华玲;泉州工业产业结构升级[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72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