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属性

发布时间:2018-04-22 10:18

  本文选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模式 ; 参考:《江淮论坛》2017年02期


【摘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农业生产单一环节服务、农业产业服务链、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或集成服务商、农业生产经营区域服务体系等四种模式,不同模式有其阶段匹配和适用范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显著的阈值效应、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空间协同、垄断竞争等特征。在当前阶段,需求扩张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牵引力,其变化受农业经营主体结构演化的影响。产业支持政策应顺应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演化趋势,增强高层次需求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产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创新建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modes: single link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 chai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ervice platform or 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regional servic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threshold effects, such as scope economy, scale economy, spatial coordination, monopoly competition and so on. At present, demand expansion is the main tractive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and its change is influenced by the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ain body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upport policy should conform to the evolution trend of agricultural main body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pull power of high-level dem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olicy innovation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 、机制 、需求及不同区域支持重点的选择 ”(71273070)
【分类号】:F32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芦千文;姜长云;;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夏蓓;蒋乃华;;种粮大户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吗——基于江苏省扬州地区264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8期

3 罗小锋;向潇潇;李容容;;种植大户最迫切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什么[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5期

4 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5期

5 张红宇;张涛;孙秀艳;杨春悦;;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四川省的调研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12期

6 李颖明;王旭;刘扬;;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5期

7 张忠军;易中懿;;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358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10期

8 张晓敏;姜长云;;不同类型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评价和需求意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8期

9 郝爱民;;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杜志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万江;李琪;;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12省1926户农户调研数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2 蒋明琳;;福建省“互联网+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3 刘晗;王钊;;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种植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5期

4 杨万江;李琪;;稻农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吴长付;张锋;;江苏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7年02期

6 芦千文;;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范围、供给模式和发展对策[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02期

7 芦千文;姜长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属性[J];江淮论坛;2017年02期

8 曹峥林;姜松;王钊;;行为能力、交易成本与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基于Logit回归与csQCA的双重验证[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3期

9 杜志雄;刘文霞;;家庭农场的经营和服务双重主体地位研究:农机服务视角[J];理论探讨;2017年02期

10 董欢;;水稻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5期

2 姜长云;郑秋芬;;农户分化对农机服务使用与需求的影响及启示[J];全球化;2015年12期

3 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年12期

4 胡正塬;孙炳耀;窦勇;艾永梅;;创新供销合作社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坚力量[J];全球化;2015年11期

5 宋海英;姜长云;;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选择研究——基于8省份小麦种植户的问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9期

6 王钊;刘晗;曹峥林;;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基于重庆市191户农户的样本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9期

7 姜长云;;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趋势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J];江淮论坛;2015年05期

8 李荣耀;;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序研究——基于15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姜长云;张藕香;洪群联;;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4年12期

10 坤燕昌;曾红岩;;西部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期农户信息需求与服务建设研究——以安宁河流域西昌市农户的调研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春,郑英宁;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难点及策略选择[J];农业经济;2000年03期

2 清水;2020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3 徐再城;论首都农业现代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谷文晓;建设我国科学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曾健;科技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动力[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07期

6 杜受祜;加快农业支持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读《中国农业支持体系》有感[J];天府新论;2002年02期

7 叶舟;对农业现代化的新认识[J];河南科技;2002年10期

8 叶舟;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科技;2002年22期

9 杨文志;贾子文;韩津琳;;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要求[J];科协论坛;2002年05期

10 王志迁,汪维良;与时俱进 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业科技通讯;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慎典;;试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陈晓华;;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学栋;;充分发挥京郊县(区)级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作用的建议[A];北京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C];2000年

4 凌启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难点和实施途径[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5 王连铮;;关于农业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探讨[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凌启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难点和实施途径[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邱新棉;陈宏金;;知识经济与农业现代化[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艳;;试论教育培训与农业现代化[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杨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解析[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林建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薄纯艳;农业龙头企业要尽快做大做强[N];东营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于洋;加快推进珲春农业现代化发展[N];图们江报;2012年

3 黑龙江省委党校 赫修贵;警戒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中的问题[N];黑龙江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仁平;樊进军代表:农业现代化亟待政策明朗[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5 记者 邹渠;把学习实践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结合起来[N];四川日报;2013年

6 记者 应建勇;以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N];浙江日报;2013年

7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尹成杰;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N];农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琳;推进农业现代化 人才是短板[N];中国信息报;2014年

9 张占耕;都市农业的功能拓展[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N];河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卓;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与融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邓卫平;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宁新田;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彭艺;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6 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婕;宁夏发展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王s,

本文编号:1786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786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