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印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7 16:35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尤其是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为近年来印度逐步跻身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提供了关键性国际竞争力。在进入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亟待转型调整的新阶段,本文立足于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球产业链分工调整的诉求,以"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分析框架,对中印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通过准确定位产业要素优势和发展短板,谋求提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要加强对品牌级企业的重点培育、推动业务价值链升级、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以及提高产业政策的集中力度。
[Abstract]:China and India are currently the world's largest recipients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especially India's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providing India with a ke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recent years as an emerging economy, the BRICS. In the new stage of economic "new normal", China's economy is in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and adjustment. This paper bases itself on the new round of high leve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adjustment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division of labor,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amond model"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India's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and seek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by accurately locating the advantages of industry elements and developing a short boar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brand level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business value chain, to optimize the talent supply structure and to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al policies.
【作者单位】: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GXS4B06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5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申苓;;中国商品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4期

2 紫石;;商业文化国际竞争力高层论坛在京召开[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3 魏雅华;醒狮中华:何日巨吼惊天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透视[J];市场经济导报;1999年07期

4 宫建平;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J];理论学习;2002年06期

5 肖红叶,李晶;我国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蓝庆新;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7 姜爱林;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赵海燕,徐威;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分析[J];湖湘论坛;2005年03期

9 徐万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技术壁垒导致广东荔枝出口大幅下降[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思嘉;;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看中国入世后制造业的全球定位[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祝合良;;论如何提高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叶军;朱砚花;;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祝合良;;论如何提高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建平;;我国环境货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WTO环境议题谈判清单[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艳;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N];厦门日报;2005年

2 汤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亟待破局[N];国际商报;2007年

3 记者 林馥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竞争力[N];汕头日报;2013年

4 见习记者 彭峭;肖钢:迫切需要壮大证券期货等机构国际竞争力[N];期货日报;2013年

5 记者 郭丽琴;提升中企国际竞争力 贸促会服务改革加速[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记者 景山;八项措施提升纺织品核心竞争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7 赵彦云;解读“中国国际竞争力”[N];浙江日报;2000年

8 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发展名牌 增强国际竞争力[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世贤;中国品牌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10 肖敏 王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N];中国汽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昌洪;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郑德雁;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庞守林;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永德;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美清(CHUENCHOM NUCHJARIN);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乌干扎雅;中国与蒙古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邱晓东;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杨雪;上海自贸区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5 王荣基;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

6 白海霞;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7 可晓梅;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郝佳;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周军梅;环境管制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曹麦;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39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